2英文參考體質與氣虛證【中醫術語審定委員會。中醫術語(2010)]
3定義氣虛型便秘[1]又稱氣虛型便秘,是指氣虛,表現為排便乏力、排便困難、排便後乏力、多汗、氣短、面色蒼白疲倦、四肢乏力、舌質淡胖、苔薄白、脈弱。
4便秘與氣虛證的癥狀便秘與氣虛證患者雖然有排便傾向,但排便困難。如果他們努力工作,他們會出汗呼吸急促,排便後會很虛弱。大便不硬,他們臉色蒼白。白,無精打采,四肢乏力,懶言,舌質淡嫩,苔薄白,脈弱[3][4]。
5證候分析:肺脾兩虛,失傳導:氣虛是指肺脾功能受損,肺與大腸表裏不壹,肺虛是指大腸的傳導較弱。雖然有排便,但要使出渾身解數才能上廁所,不過大便並不硬。脾肺氣虛,肺防虛弱,氣不能吸津液,質地疏松,所以掙導致出汗氣短。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虛無權,化生之源不足,那麽面色呢?白,神精疲力盡,惶恐不安。舌淡苔薄,脈弱,排便後乏力,都是氣虛的表現。[3][5]
6治療便秘氣虛證6.1治療便秘氣虛證宜益氣潤腸[3]。
便秘和氣虛證應以益氣潤腸法治療[4]。
6.2方劑可用黃芪湯治療便秘、氣虛證【備註】黃芪湯(金匱要略):黃芪、陳皮、火麻仁、白蜜。本方重在益氣潤下半身。黃芪是健脾補肺的重要藥物。火麻仁、白蜜潤腸通便;陳皮調氣。如果氣虛明顯,可加入黨參、白術,增強補氣之力;若氣虛消退* * *脹,補中益氣湯[備註]可同用(脾胃論(李東垣十種醫書)(李東垣十種醫書)(李東垣十種醫書)(李東垣十種醫書)(李東垣十種醫書)[3]
6.3針灸治療6.3.1處方1 [5]
治法:健脾益氣,潤腸通便。
取穴:背俞穴、足太陰脾經穴為主。取皮俞、舒威、大腸俞、三陰交、足三裏、關元、天樞。
按證配穴:對於出汗者,再加滑。心悸者,加內關。
針灸灸法:針灸輔以艾灸。
方壹:脾俞、三陰交、舒威、足三裏,健脾胃,益中氣,為生化之源。關元補元氣益脾氣。大舒暢和舒天幫助大腸傳導。
6.3.2兩治原則:健脾益氣,溫陽通便。
取穴:大腸俞、舒天、枳溝、上巨虛。
方壹:大腸俞是大腸和腑氣傳遞的地方,與舒天相配合,調理氣血,疏通腑氣;支脈升三焦,調腑氣;上巨虛是大腸的下穴,意為“五臟六腑同治”,調理臟腑之氣,恢復大腸的傳導功能。
配穴帶證:氣血兩虛-足三裏。
操作:毫米針,平補瀉法,每日1次,每次30分鐘,10次為壹療程。
6.4按摩療法[6]
取穴:足三裏、脾俞、舒威、八角、腎俞、命門、大腸俞。
操作方法:患者俯臥,壹指禪推法輕快或左右結構:?方法從脾俞至八角穴沿脊柱兩側來回操作,時間約5分鐘。在腎俞、大腸俞、八角穴處輕輕按摩,約1分鐘。水平摩擦上胸、左背、骶骨八穴取熱透程度。按摩足三裏、脾俞各1分鐘,可配合捏脊3次。橫向摩擦背腰腎俞穴、命門穴、八角穴,以熱透為度。
6.5食療6.5.1推薦食材便秘、氣虛證患者宜吃黃芪、菱角、小米、山藥、大棗、胡蘿蔔、雞肉、菠菜[4]。
6.5.2推薦食療處方[4]
1.荸薺五花肉湯(本草經舒):荸薺250g,五花肉壹個,黃酒、生姜適量。菱角去皮,沖洗幹凈備用,五花肉擦洗幹凈備用。把菱角放進豬肚裏,用針線縫好。將豬肚放入砂鍋中,加水、黃酒和生姜,用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煮至半熟時,用不銹鋼針在豬肚上紮若幹小孔,然後繼續用小火煮,進行侵蝕。
2.黃芪芝麻糊(經驗配方):黑芝麻60g,黃芪18g,蜂蜜60g。將黑芝麻研成糊狀,加蜂蜜,與黃芪水煎服。每天1劑量,連續幾天兩次。
3.菠菜粥(本草綱目):菠菜250g,粳米50g。先煮粳米粥,再煮菠菜,煮幾下,隨意食用。
7關於便秘便秘(便秘[1][7])是疾病的名稱[8]。見《雜病源流》、《犀燭》、《便秘源流》。也就是便秘[8]。又稱排便困難[9]。它是便秘、排便時間延長或排便困難的癥狀。便秘雖屬於大腸傳導功能障礙,但與脾胃、腎關系密切[3]。其發病原因為燥熱、津液不足;情誌不和,氣滯;以及疲勞、內傷、體虛、氣血不足[3]。
目前熱秘往往分為實秘(包括熱秘、氣秘、冷秘等。)和虛秘(包括氣虛證、陰虛證、陽虛證、血虛證等。)進行辨證論治。詳見便秘篇。
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