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入門是壹件很重要的事情。有多重要?只看現實生活,有很多中醫忙了壹輩子,但成就有限。不是他們不努力,只是進了側門。
我會推薦《傷寒論》作者張仲景寫的序言,是壹本中醫入門書。如果妳能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幾十遍,然後有所收獲,妳就能感受到大約1800年前張仲景寫這本書時的心境,妳就開始走向中醫真正的大門了。
註意中醫書籍圖片的左上角。無論妳需要什麽樣的中醫書籍,都能找到妳想要的。裏面收藏了五萬多本中醫書籍,非常值得學習中醫的參考。
《傷寒論》這種中醫書籍,是必須反復閱讀、認真理解、模仿的經典。
《傷寒論》全稱應該是《傷寒論》,包括《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其中《傷寒論》原名《傷寒論》。“猝死”這個詞含義很深,猝死的含義本來就是治療外感疾病的立法論證。至於內傷雜病(老慢性病)的治療,在《金匱要略》中有記載。作者是醫聖張仲景。書中並未借用《內經》壹詞,而是水火制勝之意,陰陽進退之理,天地與人的諸多聯系,溢於言表。
中醫書《外經簡評》
淺談外經,簡稱外經,有人稱之為黃帝外經。中醫特別註重理論,兒科學鼻祖錢鐘揚,偉大的臨床醫生張錫純,都強調醫學科學的重要性。中醫最好的理論書籍應該是《黃帝內經》和《外經韋偃》。金元四大家和黃元禦的醫學解釋可以借鑒,有助於理解,註意不要聽信壹家之言。
中醫書《內經》是壹部經典,必須反復閱讀,認真理解。
《內經》又稱《黃帝內經》,分為《靈樞》和《蘇文》兩部分,成書於春秋戰國以前。我們看到的《內經》是由唐代醫生王冰編撰的。王太傅研究中醫學術理論(探討天人關系),整理古籍,探索醫學科學根源(天體運動,時空轉換)。
中醫書籍《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是無窮智慧的源泉。在這股精神泉水的灌溉下,名醫層出不窮。學醫的人壹定要看壹些名著!全世界的人都說中醫愛把獨家秘方保密,應該是村裏的小醫生。那些心中有大愛的名醫,都著書立說,認認真真地描述著醫學和法醫的藥方。以下是我認可的優秀醫生:《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婦科》作者傅青主;《向西方學習》作者張錫純;《疾病論》作者雷鋒;程·《醫學思維理解》作者;李漢青著有《傷寒的使用113方》等。李鐘子的《博士必讀》,於的《博士法》,的都可以讀。
後世的醫生常說“傷寒論書籍是《傷寒論》的翅膀”,因為《傷寒論》的內容“詳於寒而微溫”。葉的《傷寒論》、陳平伯的《傷寒論》、薛的《濕熱論》、余的《傷寒論》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其他方面,還有劉的《劉鬼遺方》和的《表證治終身》。雜病專著有齊氏《徐莉袁劍》、唐榮川《血證論》。有壹個驗方集,如新版驗方。
要看完以上醫學書籍,三五年是不夠的,因為醫學書籍不如武俠小說,有些書的大部分內容需要反復閱讀和琢磨。今天,要想學得快,用得上,就必須讀《內經》、《傷寒論》、的《男科婦科學》、陳師鐸的《醫學百科》、王的《醫學百科》、藥醇勝義、曹仁波的《醫案》、程的《醫案》、的《醫學百科》、仿意草。看完這些書,妳可以再選兩本醫案,陳煉編的《全國醫案匯編》自測壹下,就知道自己是否能應付壹些常見病了。
所有的中醫書籍都在圖的左上角,大概有5萬本中醫書籍出自這裏。
其他推薦的中醫書籍有:
中醫藥大學本科教材
中醫從無到有——天下無病(首選)
中醫基礎理論-教材(二次選擇)
醫學導論——李勇
傷寒論-註釋
《黃帝內經-註釋》
中醫四大經典——筆記
針灸類別:
針灸——石學敏教材(首選)
經絡和穴位研究-教科書
針灸劄記——楊繼洲
穴位解讀——記《高式國》
中國醫學大成叢書(全套10卷)
中國醫學成就續集。
中國醫學大成(簡體橫排)
中國醫學大成(繁體豎版)
中國醫學百科全書(全七卷)(掃描版)
中國醫學大師精要叢書(共4冊)(掃描版)
中國醫學著作叢書(6卷,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中國古今醫案匯編(共十五部)
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全套六集)北京出版社1990版
中國現代名中醫醫案叢書(全六集)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版
中國現代100名中醫臨床醫生叢書(共33冊)
中國百年中醫臨床醫生叢書(全112卷)
醫方系列(10冊)(高清版)
醫林集錦(浙江省名老中醫學術經驗選)
六書醫經(共三卷)
千奇百怪的食譜(上冊和下冊)(掃描版)
歷代草本精華系列
古今名醫臨床金獎(共22部30冊)
名中醫醫案(***15卷)
名醫臨床金獎(共22部30冊)
名醫實錄(共4卷)
醫案(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6
中醫實用技術叢書(全10卷高清版)
中醫教師十元叢書(全5冊)
中醫碩士大學系列張錫春醫學碩士學校
中醫必讀100部名著
《中醫方劑詞典》(11卷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
中醫歌曲白話解讀系列
中醫精要系列(全九冊)(高清版)
論中醫臨床經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中醫經典叢書註釋
兒童心理學手冊(共四卷)
中國名老中醫醫案精選(* * * 22卷)
中國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共22卷,中國醫學科技出版社2000年)
全國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共22冊)(掃描版)
全民捐方捐藥運動
內經書籍
醫學生活系列:走近中醫大師(中國中醫出版社,2008)
醫學導論(上冊和下冊)
醫學圖集和插圖(1) (* *十卷)
醫學圖集和插圖(二)(* *十卷)
中西醫醫案系列
醫師金健
醫方集(共十壹卷)
名醫遺風叢書(全四冊,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0)
臨床名醫著作再版
《臨床名醫著作再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著名專家獻秘方:老中醫養生藥膳(廣東旅遊出版社)
師徒(* * *四卷)(中南大學出版社,2005年)
名師經典講座(全2輯)
名老中醫之路(山東科技出版社1983)
名老中醫方藥經驗系列(***5冊)
經典白話文醫學精解系列(共七卷)
中藥高級系列
中醫精粹讀本(* * *六冊)
中醫證候(上、下)
中醫證候(上、下冊)中國醫學科技出版社2007
中醫金方系列(***6卷)(高清版)
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臨床經典讀本(* * * 38卷)
中醫系列病例回顧與錯誤分析
中國人民藥典中藥材及原植物彩色圖譜(2卷)
傳世中醫經典(全12卷)
中國健康百科全書(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
中醫書籍的整合
中國醫學百科詞典
中國國粹叢書(全10冊)
中藥。完美修訂版
中國中醫秘方大全(胡主編,出版社,1989)
中國中醫學術語言的整合
中國中藥真偽鑒別圖解(共4卷)
中國中藥資源叢書(共6冊)
中國藥典(2010版)(3部分)
中國藥學詞典(陳存仁)
中國藏醫學(共3卷)
中央電視臺中醫欄目組系列叢書
中草藥現代研究(共三卷)
中醫處方(共20冊)
中醫書籍
中西醫結合專病診療叢書(山西科技出版社1997)
中醫臨床經典讀本(* * * 38卷)
辨證論治臨床方藥叢書(人民衛生出版社)
第二續病歷(遼寧科技出版社1996)
雲南天然藥物圖譜(共5卷)
中醫精要讀本(* * *六冊)
傷寒書籍
《傷寒論》十人叢書(共10冊)
居民手冊(收藏,***12冊)
保健美容按摩彩色圖集(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傅山醫學臨床應用叢書(共3冊,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呂誌傑作品(河北中醫學院)
吳中醫典(全4集)
無錫婦科回顧(全三集)
唐、宋、金、元名醫全集大成
四季健康藥膳(三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