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綜合征是罪魁禍首!
經過詳細檢查,王先生被診斷為“梨狀肌綜合征”。那麽,這種讓王先生腿麻屁股疼的梨狀肌綜合征是怎麽回事呢?應該如何治療和預防?今天,廣東省中醫院林定坤教授團隊為您解答。
專家解讀
梨狀肌綜合征是指梨狀肌區坐骨神經受壓引起的疾病。梨狀肌受傷時,出現充血、水腫、痙攣、粘連、攣縮,肌肉間隙或肌肉上下孔變窄,擠壓從中穿過的血管和坐骨神經,引起壹系列臨床癥狀和體征,稱為梨狀肌損傷綜合征。
▲坐骨神經從梨狀肌下穿過。梨狀肌受傷痙攣時,會刺激坐骨神經,引起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綜合征有哪些表現?
01的臨床癥狀
主要表現為患側臀部疼痛,可從臀部經大腿後側和外側,進而延伸至小腿和足部,並伴有下肢麻木、乏力和跛行(即跛行)。盤腿而坐、彎腰和舉重都會導致疼痛和麻木加劇。疼痛嚴重時會出現疼痛性跛行,下肢活動範圍嚴重受限,甚至行走困難。慢性患者可出現臀肌萎縮和肢體短縮。
02體檢表現
體檢時,梨狀肌區會有壓痛,可感覺到肌肉腫脹僵硬。腰部和臀部擡起彎曲時,疼痛加重。患者仰臥位時,直腿擡高60°以內疼痛明顯,超過60°就會緩解。
03疾病識別
梨狀肌綜合征常需要與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神經鞘瘤相鑒別。如果出現上述臨床表現,建議及時就醫並進行相關檢查,以便進壹步系統診治。
為什麽會出現梨狀肌綜合征?
外傷史是梨狀肌綜合征的主要原因。
梨狀肌綜合征患者大多有外傷史,如髖關節扭傷、肩上扛重物下蹲、負重行走、著涼等。局部充血、水腫或痙攣,反復損傷導致梨狀肌增厚,可直接壓迫坐骨神經,從而引起梨狀肌綜合征。壹些不良習慣如久坐、久站、習慣性蹺二郎腿等也會引起梨狀肌慢性勞損。
壹小部分是因為坐骨神經離開骨盆時的行為變異。
此外,少數患者行走通過梨狀肌是因為坐骨神經從骨盆出來時的行為變異。髖關節外旋時,肌肉收縮強烈,對坐骨神經的壓力過大。從長遠來看,它會導致坐骨神經的慢性損傷。再者,反復註射臀肌的患者,偶爾可以看到梨狀肌綜合征。
梨狀肌綜合征怎麽治療?
大多數患者可以保守治療。
梨狀肌綜合征的治療可分為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保守治療包括手法治療、局部封閉、藥物治療(非甾體抗炎藥或中藥外敷、內服)、針灸等。只有在保守治療無效,診斷明確的情況下,才會采取手術治療。
對於梨狀肌綜合征,手法治療是首選
經絡按摩手法治療放松臀部肌肉,改善肌肉力學,減少局部壓迫,有效改善局部肌肉和關節炎癥,創造有利於肌肉和神經修復的環境。結合針灸和中藥,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局部疼痛,是梨狀肌綜合征保守治療中的重要療法。
如何預防梨狀肌綜合征?
對付疾病的最好方法是在它們生病之前預防它們。如果我們平時多加註意,將來我們就能少患壹些疾病。梨狀肌的保養,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日常保養
坐直:保持正確的坐姿,不要蹺二郎腿;避免久坐:靜坐30分鐘後,註意起身運動;
避免劇烈運動:平時運動時避免大幅度動作;
防寒保暖:夏季避免空調直吹,天冷時及時添加衣物,避免被寒冷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