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越高,痛風發作越頻繁,發病年齡越早。
得了痛風,生活中應該註意什麽?
第壹,減少高嘌呤食物的攝入
肉類、海鮮(如貝類)、動物內臟、火鍋、老火湯等。都是高嘌呤食物。這些食物攝入過多,容易導致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尿酸升高,容易誘發痛風。我們每天在食物中攝入600-1000毫克的嘌呤。痛風急性發作期間,禁止吃嘌呤高的食物,每天最好控制在150 mg以下。在緩解期,應選擇少量嘌呤類食物。
第二,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新鮮蔬菜和水果是低嘌呤食物。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時清空殘渣。而且維生素C可以促進尿酸排泄,有助於預防高尿酸血癥。
第三,多喝水
充足的飲水可以增加尿酸排泄。高尿酸、痛風患者應多喝水,可促進尿酸從尿中排出,降低血液中尿酸濃度。高尿酸血癥患者建議每天至少喝2升水,隨時隨地啜飲,尤其是運動時大量出汗時、睡前、早晨起床後、洗澡後。
有泌尿系結石病史的痛風患者也應每天飲水2升以上,以免脫水。對於復發性結石患者,應考慮使用藥物堿化尿液。
因此,建議制定低鹽、低脂、低糖、富含蔬菜和纖維的飲食;蛋白質,飲食中含有脫脂牛奶和/或低脂牛奶、大豆和蔬菜,鼓勵適當減少海鮮、紅肉等肉類蛋白質的攝入。
第四,少喝“甜”飲料
市面上的糖果和甜飲料往往添加果糖等精制糖,如橙汁、蘋果汁等,不僅增加肥胖風險,還會促進尿酸合成,誘發痛風。
而且果糖加重脂肪堆積,增加胰島素抵抗,減少腎臟對尿酸的排泄,協同促進血尿酸升高。
控制重量
身體質量指數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或簡稱身體質量指數)是用體重的公斤數除以身高的米數的平方得到的(單位:kg/m2),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肥胖程度和健康程度的標準。
據統計,身體質量指數25 ~ 29.9的痛風患者人數是身體質量指數21 ~ 22.9的痛風患者人數的1.95倍;身體質量指數30 ~ 34.9的痛風患者人數是21 ~ 22.9的2.33倍,身體質量指數> 35的痛風患者人數是21 ~ 22.9的2.97倍。因此,高尿酸水平與身體質量指數的增加密切相關。
其中,腹型肥胖是高尿酸血癥的獨立危險因素。肥胖引起血清尿酸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肝臟尿酸合成增加;減少腎臟的尿酸排泄;脂肪內分泌激素影響尿酸代謝。
限制飲酒
俗話說“小酌有益於感情,大飲無益於健康。”酒精會影響尿酸排泄,導致血液中尿酸增加,進而導致痛風,尤其是啤酒和白酒。“啤酒+海鮮”後痛風發作的故事隨處可見。
在各種酒精飲料中,紅酒對痛風的作用不大,但是否是痛風發作的危險因素,專家們還不壹致。據統計,經常飲酒者比偶爾飲酒者患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的風險高,偶爾飲酒者比幾乎不飲酒者患痛風或高尿酸血癥的風險高。
適當運動,做好熱身,避免劇烈運動。
根據國家風濕病數據中心的數據,劇烈運動是男女患者痛風發作的第三大原因。
劇烈運動使以肌肉為中心的器官代謝更加活躍,嘌呤在體內產生更快,導致尿酸在短時間內在肌肉中堆積過多,容易誘發痛風。同時,大量運動時大量出汗,體內水分大量減少,導致腎臟對尿酸的排泄減少、減緩,體內尿酸增加。所以劇烈運動前要攝入足夠的水分,提前做好熱身運動,防止肌肉、腎臟等重要器官受到過度刺激。平時運動少的人在劇烈運動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