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療法簡介
放血療法,又稱?針灸放血療法?它是用針刺或切開人體的特定穴位和特定部位,釋放少量血液來治療疾病的方法。
放血療法可以追溯到古代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黃帝內經》,如?刺絡,刺小絡血?;?除此之外,陳晨還有嫌隙?。明確指出刺絡放血可治療癲狂、頭痛、暴怒、熱哮、鼻衄等癥。傳說在百會穴放血救治太子郭?屍體暈厥?華佗用針灸放血治療曹操?逆風?。唐宋時期,這種療法已成為中醫的壹大法則。《新唐書》記載唐朝神醫用頭頂放血的方法治好了唐高宗?頭暈看不出來?。在現代,放血療法仍然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在民間。其價值逐漸被人們認可和接受。
中醫認為火熱引起的內擾會引發各種疾病?常表現為心煩意亂、口舌生瘡、四肢腫痛、急躁易怒甚至發熱,可直接應用放血療法解決各種熱證。
適用案例
壹些血瘀寒證、關節痛、陽痿、腰痛、坐骨神經痛、頭痛、眼痛、血栓形成、少年痤瘡、牛皮癬、濕疹等。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療。我在臨床上治療過很多患者,這種方法療效可靠,效果很好。
治療方法
方法:在病穴上分別刺3-5針,然後拔罐,拔罐至無血流出。在這個拔罐期間,要進行多次拔罐,觀察出血量。我壹般拔三次就不會有新鮮血液流出了。如果治療需要,可以每三天或每周出血壹次。出血壹定要看患者的好轉情況,決定放血間隔天數。
退熱效果
中醫認為,發熱主要有兩種,壹種是陽盛發熱,壹種是陰虛發熱。放血的退熱作用適用於前者。因為陽氣盛了,血液就會充盈,放血可以減少血液,從而減少血液中的邪熱,使身體的氣血趨於正常。
止痛效果
?通則不痛嗎?、?痛苦沒有意義?有疼痛癥狀的疾病壹定是經絡不通。放血療法能直接帶出經絡中瘀血的致病因素,調整阻滯情況,使經絡暢通,立即止痛。臨床上很多急性病,如咽喉痛、偏頭痛等,用放血療法能很快收到良好的效果。
解毒
中醫的排毒是指在病理狀態下,如由於毒火過盛,機體自身功能失調而無法抵抗毒邪的綜合征?紅綾?以及有毒病原體浸泡後產生的瘡、壞疽。出血不僅能使侵入體內的毒邪隨血液排出,更重要的是通過?調理氣血?功能,使人體機能恢復正常,以抑制致病因素的擴大和再生。
瀉火
中醫認為火熱內擾可引發多種疾病,常表現為心煩意亂、口舌生瘡、四肢疼痛腫脹、急躁易怒,甚至出現發熱、頭暈、譫妄等癥狀。放血療法可直接使邪火隨血瀉下,適用於各種熱證。
消腫作用
腫痛多為氣滯血瘀,使經絡不通所致。放血可以直接排除局部經絡中的氣血瘀滯和邪氣,促進經絡通暢,從而達到消腫的目的。
止癢效果
癢是風邪存在於血液中的表現,所以有?治風先治血,血就自己出去了?治療的原則。放血是調理氣血,使血管通暢而受迫,邪風不存,從而達到祛風止癢的效果。
緩解麻木
氣虛不能使血達四季之末,或血虛失於養,故常出現麻木癥狀。用毫針針刺患肢穴位,可使其少量出血,治療麻木,以活血行氣理論為指導,效果良好。
止吐作用
急性嘔吐多因胃熱過盛或肝氣亢盛襲胃或食滯所致。出血能瀉熱平復肝氣郁結,有疏通胃腸郁結下行的作用,故能抑吐止嘔。
止瀉作用
泄瀉放血療法的適用範圍壹般是指胃腸郁結引起的熱性泄瀉,或疫病引起的泄瀉,引起清濁。其機理是瀉火降熱,從而達到升清降濁的作用。
急救功能
所謂急救功能,是指意識不清的突然昏厥和抽搐。放血可以改善血液循環,是壹種很好很有效的搶救方法。
放血療法的註意事項
1,首先給患者壹個很好的解釋,消除不必要的顧慮。
2、放血針壹定要嚴格消毒,防止感染。
3、針刺放血要註意針不要太深,傷口不要太大,以免損傷其他組織。切血管時,宜切,切不可切。
4.壹般出血量在5滴左右,1號或2號應該是1次;失血量大的,1周內失血不超過2次。1 ~ 3次為壹個療程。如果出血不易止住,應采取壓迫止血。
5.如果這種療法僅用於對癥急救,在病情緩解後,應在治療前進行徹底檢查。放血療法壹定不能濫用。
放血療法的禁忌
1,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等易出血疾病患者,以及頭暈、血管瘤患者,壹般禁止使用該療法。
2、貧血、低血壓、妊娠饑餓、醉酒、疲勞者,不宜用此療法。
猜妳喜歡:
1.刺血療法的功效與作用
2.針灸和放血的作用
3.拔罐放血解毒
4.調節氣滯血瘀的方法
5.艾灸解毒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