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芽糖鍋紅棗:每次用麥芽糖60克,紅棗20枚,加適量水煮熟食用。
枸杞紅棗燜蛋:每次用枸杞20克,紅棗8枚。雞蛋煮熟後,去殼煮壹會兒,然後吃雞蛋,喝湯。
豬肝粥:豬肝100 ~ 150g(其他動物肝臟也可),粳米100g。先將豬肝洗凈切碎,與粳米壹起放入鍋中,加入1000克水和適量蔥、姜、油、鹽,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沸,制成粥。每日服用1劑,分次服用。
當歸羊肉:將山羊羊肉400克切塊,黃芪25克,黨參25克,當歸25克(用紗布袋裝),放入砂鍋內,加水1,000克,文火煨至羊肉爛爛,加生姜25克,鹽適量,常吃肉,常喝湯。
蓮子桂圓湯:蓮子桂圓肉30克,紅棗20克,冰糖適量。蓮子泡好後去皮洗凈,與桂圓肉、紅棗壹起放入砂鍋中,加水煎至酥爛,加冰糖調味。睡前喝湯吃蓮子紅棗桂圓肉,每周服用1 ~ 2次。
重度貧血患者可服用硫酸亞鐵片,每日三次,每次0.3 g,飯後服用,並配合維生素C,每次0.2 g,連續服用2 ~ 3個月,療效頗佳。
3.預防貧血的強化鐵食品
多吃綠色蔬菜和含鐵量高的食物,如蛋黃、牛肉、肝、腎、海帶、豆類等。不要喝茶,茶中的鞣酸會阻礙鐵的吸收。胃酸缺乏的人(如萎縮性胃炎和胃切除術後)可以口服壹些稀鹽酸。鹽酸可以離解食物中的鐵,增加鐵鹽的溶解度,有利於吸收。吃壹些維生素C有利於食物中鐵的吸收。當傳統的鐵鍋用來煎炸食物時,鍋和鏟子之間的摩擦會產生許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熱過程中,鐵可以溶解在食物中,所以鐵鍋是很好的補血器皿。
4.改善飲食,補鐵。
動物性食物中,肝臟、血豆腐、肉類中的鐵含量高,吸收好。蛋黃也含鐵。蔬菜中鐵的含量低,吸收差,但新鮮的綠色蔬菜富含葉酸。葉酸參與血紅蛋白的產生。葉酸缺乏會引起大細胞性貧血和混合性貧血。所以壹定要吃壹定量的肉類、動物肝臟和血豆腐,還有新鮮的蔬菜。
動物肝臟富含鐵、維生素A和葉酸。維生素A有助於鐵的吸收和利用,每周吃壹次肝有利於預防貧血。
前面提到的金,在被確診貧血後並沒有表現出悲觀,而是按照醫生說的去做。保持愉快的心情,擁有比以前更開朗的性格。同時,養血補血,在日常生活中,打破挑食的習慣,只要是有利於補血的,不管味道如何,都會“包羅萬象”。就連她以前不吃的動物肝臟,她現在也吃。
在診治期間,鄒繼續上班。隨著補血行動的深入,她的臉壹天比壹天漂亮紅潤。同事覺得奇怪:好像變了壹個人,氣色這麽好,怎麽調理的?
5.口服鐵劑
對於中度貧血,除了改善營養外,還可采用口服鐵劑進行治療,如硫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富馬酸亞鐵、養血顆粒等。
補充葉酸
懷孕期間的貧血需要服用小劑量的葉酸,每天400微克,此外還要補充鐵。孕婦服用小劑量葉酸,不僅有利於預防貧血,還有利於預防先天性神經管畸形和先天性心臟病,但要註意不要擅自增加葉酸的劑量。
母親懷孕後,對胎兒的生長發育有壹系列的適應性變化。比如懷孕期間,血容量增加了50%左右,其中血漿增加了45%,紅細胞體積只增加了30%,血液相對稀釋,表現為先天性貧血。
鐵是產生血紅蛋白的主要原料。但妊娠期胃酸減少,發生吸收不良,尤其是妊娠早期,飲食中鐵的含量不足,而鐵的需求量隨著胎齡的增長而增加。
據統計,妊娠早期,每日鐵需要量由孕前的2毫克增加到3毫克,妊娠中晚期,由於紅細胞增多,孕婦鐵需要量為500毫克至600毫克。胎兒快速生長對鐵的需求量為200mg ~ 300mg,胎盤發育對鐵的需求量為70mg ~ 75mg,所以總需求量在900mg ~ 1000mg以上。孕晚期(懷孕7個月後)平均每天鐵的需要量為5 mg ~ 6 mg,明顯超過可從食物中吸收的鐵。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妊娠期貧血的診斷標準是孕婦血紅蛋白低於110g/L,而我國已將孕婦血紅蛋白提高到妊娠期貧血的標準。輕度貧血(血紅蛋白≥ 80g/L)對胎兒影響不大。嚴重貧血(血紅蛋白
貧血的飲食療法
貧血是指單位體積血液的血紅蛋白量、紅細胞數和紅細胞壓積低於同年齡、同性別、同地區正常標準的壹種病理變化。壹般認為成年男性血紅蛋白量低於120g/L,女性低於110g/L;男性紅細胞計數低於4.5×1012/L,女性低於4.0× 1012/L。男性HCT紅細胞壓積
貧血可由失血、溶血、造血物質缺乏和骨髓造血功能不全引起。根據病因和病理的不同,有缺鐵性、巨紅細胞癥、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和出血性貧血。貧血患者可出現精神疲倦、乏力、頭暈、耳鳴、心慌、失眠、四肢麻木、手指甲蒼白、結膜蒼白、女性月經量少或閉經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時有暈厥。貧血會導致免疫力和全身各器官功能下降,可誘發多種疾病。
貧血患者除了改善生活環境,減輕精神負擔,適當休息外,還需要中醫或西醫治療。飲食是氣血之源,飲食造成的損傷可引起貧血,調節飲食是治療貧血的重要措施。飲食對消除貧血原因,改善貧血癥狀,改善血液指標,鞏固療效有很好的作用。掌握以下幾個方面對於貧血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壹、吃的要點
1.全面提高營養水平,供給足夠的造血原料。在平衡膳食原則的基礎上,重要的是豐富蛋白質、高維生素、高銅、鐵等微量元素。吃瘦肉、肝、腎、動物血、骨髓、雞蛋、牛奶、芝麻、桂圓、紅棗、蘋果等。
2.宜根據不同類型的貧血選擇有益的食物。比如缺鐵性貧血可以選擇含鐵量高的食物,如豬血、豬肝、貽貝、大豆、菠菜等。惡性貧血可以選擇高維生素的食物,如肝臟、雞蛋、雞肉、豆制品、西紅柿、黃瓜、橙子等。
3.飲食設備要廣泛多樣,宜不時更換品種。
4.飲食烹飪需要細致的工作,主要是軟爛易消化,要適量食用。
第二,禁忌原則
1.避免飲食單調,準備不合理,尤其是長期偏食。
2.吃含鐵食物時,不宜與莧菜、鮮筍、草酸或鞣酸高的濃茶劃等號。
3.不宜吃生冷、硬而難消化、油膩、油炸的食物。
4.不要暴飲暴食,也不要太餓。不要吃得太少,胃口不好的人可以通過山楂、麥芽、雞內金(中醫叫雞內金)、萊菔子來改善。
5.避免飲用高濃度白酒,多喝咖啡和濃茶,以及吸煙。
第三,治療處方的選擇
1.肝泥粥:新鮮豬肝100g,粳米50g。豬肝洗凈,切成小塊,搗碎,與粳米煮成粥,加些糖或鹽調味。壹天壹劑,壹直服用。合並痛風者不宜進食,高血脂者不宜多食。
2.桂圓紅豆湯:桂圓50克,紅豆50克。* * *熬湯,用紅糖調味服用。每天壹劑,持續2-3周。適用於營養不良性貧血。上火口渴便秘的人不宜多吃。
3.菠菜羊肝雞蛋湯:菠菜100g,羊肝100g(其他動物肝也可以),雞蛋2個,姜絲,鹽。菠菜洗凈,水開後放入羊肝;煮壹會兒,再加入姜絲、鹽、雞蛋煮。連續幾天每天服用壹劑,或不定期服用。適用於缺鐵性貧血和營養不良性貧血,對其他貧血也有輔助療效。高血脂人群不宜多吃,膽結石患者不宜服用。
4.骨髓大棗湯:動物脛骨250克,大棗30克。將脛骨碾碎,煮1小時,然後加入紅棗,小火燉至熟。每天服用兩次,1 ~ 2周。適用於再生障礙性貧血,其他貧血也可服用。
5.黑木耳紅糖湯:黑木耳15g,紅糖50g。將黑木耳用溫水浸泡,洗凈後放入碗中,加入紅糖。入鍋蒸1小時。每日壹劑,1 ~ 2周,或不定時服用。適用於各種貧血、便溏(中醫術語,即便溏之意),不宜多食。
6.雞鴨血湯:新鮮雞鴨血500克,雞湯1000毫升。將雞鴨血切成小塊。雞湯燒開,放入蔥花、姜絲、精鹽、味精。然後加入雞鴨血塊,大火煮開。壹天壹劑,壹直服用。適用於缺鐵性貧血,其他貧血也可服用。
7.甲魚燉枸杞湯:甲魚1,枸杞子50克。將甲魚焯水,去內臟、去頭,切塊,與枸杞子壹起放入砂鍋中燉,調味。每周服用2 ~ 3劑,連續服用數周,或不定期服用。適用於各種貧血。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溏、苔膩濕的人不宜多食。
生活在碘缺乏的內陸地區,孕媽媽容易碘缺乏。也許,有人認為吃碘鹽可以避免這個問題。最近的壹項營養調查顯示,孕婦和哺乳母親的碘含量是人口中最低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壹個原因是孕婦需要更多的碘,另壹個原因是孕婦為了避免孕期水腫、妊娠高血壓和產後哺乳,往往少吃鹽,而不是比平時多吃碘鹽。那麽,如何避免孕媽媽碘缺乏呢?食補當然是最可取的。
懷山藥小店
材料:山藥500克、糖、鹽、烏梅和葡萄幹。
方法:
1.山藥去皮洗凈,入鍋蒸熟,搗碎;
2.烏梅汁煮沸,葡萄幹泡軟,然後去籽切碎;
3.將山藥泥與各種調味輔料混合。如果太軟,可以稍微煮壹下,晾幹。
4.像包包子壹樣用保鮮膜包好,上面擰壹下,成型後取出,裝盤。營養特點:各種谷類中,山藥含碘豐富,是大米的10倍,面粉的15倍。此外,山藥還有健胃健脾的功效,非常適合初秋進補。媽媽媽媽們可以把這種山藥零食當做早餐的主食,裏面含有的澱粉是不錯的能量。
菠菜蝦仁涼面
原料:菠菜300g,蝦100g,面粉200g,雞蛋1個;海藻,鹽,醋,橄欖油。
方法:
1.取菠菜200克,焯水,冷水過冷,部分放入粉碎機打汁;
2.用這個汁拌面,把面搟開,煮得太涼;
3.蝦仁撈出洗凈,加入調料和白粉拌勻,放入溫熱的油中炸至變黃,撈出瀝幹余油;
4、紫菜切絲,雞蛋打散腌制熟;
5.鍋中加入底油,將煮好的面條、菠菜葉、蝦仁、雞蛋壹起加入,略炒,即可上桌,最後放入海苔絲中裝飾。營養特點:這道菜裏,海苔和蝦能給人體帶來豐富的碘,菠菜和雞蛋的碘含量不高,但也能提供壹個人壹天所需的30%。
金針鮮蚌鍋
原料:蛤蜊250g,金針菇50g,香菇若幹,雞腿1個,檸檬半個;米酒、鹽、醬油、高湯適量。
制作:
1.香菇泡發去蒂,金針菇去根洗凈,雞腿切成小塊,壹起放入沸水中焯壹下,撈出棄湯;
2.將幾種主料和調料放入鍋中,慢煮。蛤蜊煮開後撇去泡沫,放入小碗中,加入檸檬汁調味後食用。營養特色:蛤蜊、金針菇、香菇等。都富含碘,味道清淡可口,會讓孕媽咪的秋季餐桌充滿誘惑。
壹般來說,懷孕前三個月,胚胎的變化主要是分化發育,所需營養有限。懷孕4個月後,胎兒的生長發育加快,各種營養素的量也增加。此時應及時增加各種營養食物。
蛋白質:促進胎兒發育,構建體內各種組織,包括所有細胞、血細胞、肌肉,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每日需要量:雞蛋2個,動物肉200克,豆類或豆制品(包括豆幹或豆腐)100克。
脂肪:主要是供能。每日需要量:50克左右,脂質過多會引起消化不良,加速體重增加。
谷物:提供熱量,是生命的燃料。如果熱能供應不足,就會出現消瘦、無精打采、皮膚幹燥、脈搏慢、抵抗力差,直接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使出生的嬰兒體重下降。每日需要量:400-500克。
牛奶或奶類食物:含有豐富的鈣,能促進胎兒骨骼和牙齒的發育。同時富含蛋白質,可以用來構建新的細胞。鈣可以預防妊娠高血壓。每日需要量:250克牛奶或豆漿。
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強身體抵抗力。比如各種新鮮蔬菜可以幫助排泄,這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所必需的。每日所需:兩種水果和500克蔬菜。
水和液體:幫助消化和排泄,也是胎兒身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每日需要量:1500ml(約3kg)。
孕婦在選擇食物時還應註意以下幾點:
1.各種雜糧和米線要壹起吃,不能只吃面粉和米飯。?
2.蔬菜越新鮮越好。它們價格低廉,不可或缺。?
3.多吃鮮魚鮮肉,盡量少吃鹹魚鹹蛋鹹菜。?
4.芥末、胡椒等刺激性強的調料要少吃。?
酒精、濃咖啡和香煙對健康有害,應盡可能避免。?
6.甜品,比如糖水,糖果,影響食欲,另壹個容易引起蛀牙。?
7.豆制品中,豆腐是最好的,因為它所含的蛋白質是最容易吸收利用的。?
8.海帶和黑木耳含鐵量高,可以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