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肺炎並哮喘相當於西醫的小兒肺炎。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多汗、咳嗽、哮喘、痰多,甚至氣短、鼻腔刺激。同時可伴有口渴、大便幹燥、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滑等癥狀。
這些癥狀要麽是風熱犯肺,要麽是寒邪轉化為熱,導致津液為痰,肺失清攝。因此,在治療上,宜清熱宣肺,化痰平喘,麻杏石幹湯最為合適。
另外,由於致病因素的輕重,身體的強弱不同,所以小兒肺熱哮喘和咳嗽的病因相同,只是癥狀有差異。因此,麻杏石幹湯應靈活運用。
這裏主要要註意舌質和舌苔的變化,孩子體質的強弱,病情的輕重,病程的長短。高熱、舌紅、苔薄白者,可在麻杏石幹湯基礎上加金銀花、連翹;如舌紅少苔,可加鮮蘆根;如果很燙,加羚羊角粉服用;如有熱性驚厥,可加鉤藤、僵蠶、全蠍等藥;舌紅苔黃,熱咳嗽,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脈滑痰多者,可加入瓜蔞、浙貝母、冬瓜子、葶藶子、竹瀝。咳嗽劇烈者,加炒枇杷葉、前胡、黃芩;重度哮喘加桑白皮、蘇子。近年來,魚腥草。是經常添加到這個處方,因為魚腥草。擅長清肺熱、解毒散癰,抗菌作用強,是治療肺部感染的常用藥物。如遇病毒性肺炎,應多使用板藍根、大青葉、青黛、重樓等清熱解毒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