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心理咨詢與治療是專業的心理從業者,運用專業技能幫助當事人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其本質是幫助他人自助。
心理咨詢和治療是幫助來訪者認識、探索和利用自身資源的過程,也是幫助他們學會忍受不可逆的痛苦,為自身成長增加耐力的過程。也是調動他們自救意識,讓他們學會用建設性的方式幫助自己進入良性循環的過程。
關註普通人遇到的問題。通過心理咨詢,可以改變自己的認知、情緒和態度,解決學習、工作、人際關系等方面的自我不和諧和心理問題。,提高自己的自我和諧和適應環境的能力,為保持身心健康提供幫助。
第二,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有區別嗎?
答:心理咨詢的對象主要是針對普通人遇到的心理問題和困擾的心理咨詢。暫時失衡的,相對寬泛,具有支持性和發展性,涉及的問題與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行為息息相關。
心理治療的主要對象是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礙的人,包括抑郁癥、神經癥、應激障礙、性心理障礙、嚴重行為障礙等。,心身疾病。
三、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具體解決什麽問題?
由於各種內在或外在的原因,任何人在工作、學習、人際關系、升學、出國、成長等方面都會或多或少地面臨壹些問題或障礙,如艱難的選擇、非自願的糾結、親子關系、孩子的異常行為、學習、童年創傷、婚姻、災難、死亡、喪親、破產、突發事件、危機和威脅等,存在壹定程度的壓力。悲觀、抑郁、失眠、食欲不振、興趣下降、暴飲暴食、厭食、沈默寡言、易怒、焦慮、自卑、沮喪、嫉妒、怨恨、憤怒、無助、扔物體、毆打他人、恐懼、自傷、自殘、自殺、敵意、自殺念頭等自我沖突和煩惱。,持續至少三天至壹周或更長時間。
四、如何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
心理醫生或心理咨詢師直接與來訪者溝通,家屬和親友補充信息對來訪者的情況進行評估或區分,然後選擇合適的方法。
求助者和咨詢師約好,雙方* * *壹起制定咨詢目標,然後* * *壹起評估咨詢效果。
5.輔導員像老師、領導、家長壹樣做思想工作嗎?
心理咨詢師運用心理學原理、技術和方法,針對不同來訪者選擇不同的心理學方法,分析和解決心理問題、障礙或疾病。
思想工作側重於政治、教育等溝通。
第六,心理咨詢是壹種談話。還需要交錢嗎?
心理咨詢和治療必須有與其價值相當的費用,因為它本身就是壹項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心理咨詢師和治療師付出了很多心血,也會讓來訪者或者整個社會重視起來,認真對待。帶給人全新的內心感受和內心世界,甚至影響人的壹生。壹次心理咨詢或治療的費用不會比壹些人去餐館吃壹頓飯的費用多。壹個療程的心理咨詢費用不會超過任何壹種慢性內科疾病壹個月的醫療費用。壹次高效的心理咨詢,可以讓人受益深遠,有需要的人值得擁有。
七、心理咨詢與治療就是聊著聊著?
心理咨詢和治療是有計劃、有針對性、有重點、保密的談話,而聊天是沒有任何要求的談話。在心理治療中,心理醫生和患者壹起討論治療方案,確定明確的治療目標。(當然,很多時候,咨詢師心中有壹個明確的目標框架,並沒有和來訪者充分說明)。
聊天漫無目的,家長裏短,無拘無束,會觸動各種情緒感受。聊天時,人們經常談論別人的隱私或秘密歷史。
聊天不僅沒有對談話內容保密的義務,還有傳遞消息的習慣。
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對話是幫助患者增加對自己情緒、信念和行為的了解,增強對自己言行動機和後果的認識。每經歷壹次心理對話,就會增加壹次自我認知。在心理咨詢師的指導下,提升和發展自己,這是心理治療和聊天最不壹樣的地方。聊天時,人們通常不會在意對方的弱點。為了避免讓對方尷尬,大家都不談自己的陰暗面。
聊天的內容可能充滿了恭維、玩笑、嬉鬧等。,而心理咨詢的談話必須是實際的、具體的。
聊天的作用是和朋友保持聯系,交流壹般生活和工作中的信息。聊天並不能幫助人們解決心理上的困擾和精神上的痛苦。有心理困擾和精神痛苦的人最需要心理治療,而不是聊天。
每個人都會有煩惱,心理咨詢就是幫助他們看清自己害怕什麽。擔心什麽?妳擔心被別人看不起和貶低嗎?妳害怕被親人或愛人忽視或拋棄嗎?
心理咨詢和治療不同於聊天。從事心理治療的專家至少有心理學學士學位,加上多年的臨床訓練,有很多心理談話方法。心理學家要通過“說話”來治療心理上的困擾,不僅要了解人類行為的發展,還要了解行為、人格、心理的發展,也就是壹個完善的元認知過程。總之,在當今社會富足,生活多元的情況下,心理咨詢與治療是壹個專業的行業,是日常聊天無法替代的。
八、如何選擇咨詢師?
壹、了解咨詢師的形象,包括著裝、氣質、眼神、表情、肢體語言(體態)等。,並感受對方是否認真、真誠、穩重、從容、淡定、平和、善良、寬容。
心理咨詢是建立在各種學科基礎上的自然學科,決定了對方是否有知識,是否有智慧,是否心胸寬廣,是否樂於助人,是否敬業。
第二,知道咨詢師的年齡。壹般來說,只是因為咨詢師比妳年輕,所以不能幫妳到位。有人持這種偏見:她沒結過婚沒生過孩子,怎麽會有經驗來指導我。輔導員有特殊的執業條件和基礎。感同身受就是其中之壹,不壹定非要親身經歷。
第三,了解資質,學歷和專業背景,在咨詢平臺工作的咨詢師都有相關資質。學歷、資質是硬件,咨詢師的人生閱歷、性格、內涵、道德修養都在不斷提升軟實力。
第四,了解咨詢評估。這方面可以提供參考,評價不壹定準確,因為有的用戶對問題不客觀,有的人比較情緒化,心情不好的時候就討厭別人,對咨詢師評價很低。
第五,與輔導員進壹步交談,了解對方的傾聽能力和理解能力,詢問妳的問題是否專業,主要是,陳述是否認真、簡潔、中肯,是否能客觀看待問題,識別問題。
9.心理咨詢和治療需要藥物嗎?
這是求助者非常關心的問題,也與醫生和咨詢師密切相關,因為是否“對癥下藥”和“標本兼治”是顯示其是否專業的主要標準和依據。
醫學只是眾多醫學方法中的壹種。除了心理學怎麽可能是醫學?比如針灸、按摩、運動、食療等。,中醫的最高境界是養生,養生的最高境界是養心。中醫是中庸之道,每個人都有理由去探索更多關於健康的東西。
心臟病需要心理治療師。
藥物對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癥狀無效。中醫西醫都是治標不治本。藥物在壹定程度上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副作用、依賴性等不良反應。停藥後,他們仍然不知道如何面對心理和社會問題,陷入心理沖突。
如果使用藥物,會動搖他們掌握自己命運的信念,影響他們自救的決心和動力,嚴重的會使他們放棄對自身康復和成長的責任,助長他們對外力的依賴。
由於人們對自身心理現象或精神疾病的認識還相當有限,對精神癥狀原因的判斷基本上依賴於現象學的理解,很多情況可能與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有關,但僅通過評價心理現象很難準確識別生物缺陷或心理原因。
問題是發展變化的。求助者和心理咨詢師都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變化的問題,根據咨詢和治療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及時進行必要的糾正。
比如對於典型的強迫癥和恐懼癥,藥物已經被證明無效,要避免再次濫用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