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肝經濕熱型梅毒簡介

肝經濕熱型梅毒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定義4癥狀5辨證分析6治療方法7方劑8關於梅毒的參考文獻9附件:1治療肝經濕熱型梅毒的方劑1拼音mé i dú g ā n j和ng sh和rè zhè ng。

2英文參考梅毒伴肝經濕熱證【中醫術語審定委員會。中藥術語(2013)]

3定義肝經濕熱型梅毒是指肝經濕熱,外生殖器疥瘡硬濕,或伴有癰。楊梅多見於下肢、腹部、* *,口苦口幹,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

4癥狀肝經濕熱證梅毒患者外生殖器及* * *或* * *上有單個堅韌丘疹,周圍腫脹,患處灼熱感,腹股溝有杏核樣結石或白色硬硬塊,或胸、腹、腰、四肢、頸部有楊梅疹、楊梅痘或楊梅斑;口苦,小便短赤,便秘;苔黃膩,脈弦。

5.淫疫毒結合外感濕熱、浸肝經、瀉陰腑、氣滯、濕熱疫毒致病因素凝集的辨證分析,外生殖器及* * *或* *上有單個堅韌丘疹,周圍腫脹,患處灼熱,腹股溝有白色硬硬塊。濕熱充盈肝膽,熏蒸皮膚,故胸、腹、腰、四肢屈曲、頸部出現楊梅疹、楊梅痘、楊梅斑;濕熱蘊結,脾失運化,則味苦;津液熱傷時,小便會短赤,出現便秘;苔黃膩、脈弦數是肝經濕熱的標誌。

6梅毒肝經濕熱證的治療宜清肝解毒,利濕祛斑。

龍膽瀉肝湯加土茯苓、牡丹皮、赤芍治療梅毒及肝經濕熱證可選用7個方藥。

8關於梅毒梅毒也叫黴瘡[1]。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全身性慢性傳染病,表現為* * *糜爛、外部皮疹、筋骨疼痛、皮膚成核潰爛、面部癡呆[1]。主要通過不潔* * *,偶爾通過接吻、哺乳,或接觸患者被汙染的衣物、輸血等間接傳播。

梅毒早期主要表現為皮膚黏膜損害,晚期可引起心血管、中樞神經、骨骼、眼部疾病。

梅毒屬於中醫“黴瘡”、“疥瘡”、“柳葉病”的範疇。

1632年,陳思成撰寫了《真菌性潰瘍秘錄》,這是我國第壹部完整的梅毒專著。書中記載,黴菌性潰瘍“兇猛而常見,人體閹割。如果它流經絡脈...或攻擊內臟,或巡視孔口...會造成骨質流失,口鼻代價高昂,甚至會感染妻子,失去生命被絕育,遷移到子女身上。”提出以解毒、清熱、殺蟲為主治療本病,這是砒霜首次用於治療梅毒。

  • 上一篇:相信民間療法的封建迷信
  • 下一篇:中風康復護理方案(1):體位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