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騰苦騰可以治療什麽病?
苦藤是蘿藦科南蛇藤的莖和根。傣語“嘿”指藤蔓,“親”指毒藥,“牧”指豬和傣族人。這種藥被用作治療不潔飲食或毒性反應和婦科疾病的壹種很好的解毒劑。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學南山藤本植物。木質藤本植物。莖有皮孔,枝灰褐色,有小瘤樣突起。單葉對生,葉寬卵形或近圓形,頂部銳尖或短錐形,栓塞楔形或淺心形,每側有4條側脈;葉柄長2.5 ~ 6厘米。傘狀聚傘花序,腋生,下垂;萼片外面具柔毛,裏面有腺體;花冠黃綠色,芳香;副花冠裂片生於雄蕊背面,肉質膨大,內角為延伸的尖角;子房被微柔毛,花柱短,柱頭頂端圓錐形。蓇葖果,披針形,圓柱形,外果皮覆蓋白色粉末,具皺棱或縱棱。種子寬卵形,扁平,棕黃色。花期4-9月,果期7-65438+2月。生於海拔500 ~ 1700米的路旁和村莊旁的灌木叢中。分布於臺灣省、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
壹年四季均可采收加工,根莖洗凈切片曬幹備用。
藥材鑒定
化學成分:莖含有壹個苦苷。根含有α-甲基茯苓二糖苷和α-甲基茯苓二糖苷)[4] 4]。
藥理作用
性苦性涼。進氣口和水塔。
功效:清火解毒,止咳化痰,消腫止痛,祛風利濕。
主治“兵哇而嘆”(風熱感冒咳嗽)、“抓兒、抓崩、短時混柱”(胸悶、胸痛、胃脘痛、惡心嘔吐)、“稀泵”(睪丸腫痛)、“聚梅蘭神”(風寒濕痹、四肢關節腫痛、不利屈伸)、“聚墳”
內服用法用量:研末或煎湯,根莖25-50克;或者和水磨汁壹起服用。外用:鮮適量,搗爛;或者壓汁擦拭。
附件1。苦藤50克,丁香10克,甘草10克,治“兵哇皇帝”。研末口服,每次2~3g,(景洪市傣醫伯炎良方)2。用適量的苦藤、寶多草、黑籽、甘草和丁鑫藤治療“結兒、結崩、短混列哈”。用水磨汁口服。(猛臘縣傣醫伯的藥方)3。將“稀泵”用適量鮮苦藤,搗爛取汁,加少許硼砂,調勻,擦患處。(西雙版納傣族醫院醫生康朗香處方)4。治“古美蘭神”、“古”苦藤30g,山龜15g,鴨嘴花15g。煎服。
苦藤茶是壹種什麽茶?
民間喝藤茶已有近600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神農嘗百草的時候。
中國最早的《詩經》集叫《古茶鉤藤》。它不僅是壹種純天然綠色飲料,而且是茶中壹朵奇葩,具有很強的功效和保健性能。富含人體必需的黃銅、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根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中心營養成分分析結果,每100g產品水分含量為9.4g,熱量為291大卡。主要營養成分為蛋白質20.4g、脂肪0.8g、胡蘿蔔素5.23mg、維生素E 6.32mg、鐵10.1mg、鋅1.58mg、鈣411.3mg、銅0.67mg、鎂18。與食品成分表中的茶葉相比,其營養成分更加齊全,優於普通茶葉,尤其是黃銅化合物和硒的含量遠高於綠茶和花茶。
藤茶富含硒,硒的符號是Se,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硒的營養保健功能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輻射、抗病毒、保護視力和提高人體免疫力。硒在人體內無法合成,需要每天補充,以滿足人體對硒的需求。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人類每天的飲食需要含有200微克的硒。野生藤茶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脂肪、胡蘿蔔素、維生素及人體所需的鐵、鋅、鈣、鎂、鉀、鈉等微量元素,對預防肝火過旺、咽炎、高血壓有獨特的功效,還具有清熱解毒、美容抗衰老的作用,特別適合睡眠質量差的人飲用。
國內外科學家對硒與人體健康做了大量研究。結果表明,硒與鐵、鋅、碘等微量元素壹樣,雖然在人體組織中含量很少,但對人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專家認為,硒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保護視神經、保護心臟和肝臟、防止體內有毒物質產生等重要功能。克山病、肝病、貧血、冠心病、大骨節病、糖尿病、癌癥等40多種疾病與缺硒密切相關。1973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現在社會崇尚自然,純天然綠色保健飲料備受青睞。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高血脂患者越來越多。目前臨床上還沒有特效治療藥物,常規化學藥物的研制難度大,價格昂貴,且有壹定的毒副作用。
藤茶制品具有明顯的降血脂、降血壓、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功效。至今未發現毒副作用。它是清除人體有害物質的“清潔劑”,長期飲用能消除人體亞健康。霜,熟香,味濃,先苦後甜,解渴,口感好,直接泡開水,香甜,回味悠長。
長期服用苦藤對身體有害嗎?
中醫有句話叫“藥三分毒”。
由於枯藤的重要性,如果長期過量服用,肯定會對身體有害。平面媒體或者電視廣告上經常看到“中醫照顧根本,無副作用。”
這樣的宣傳讓人對中醫產生了錯誤的認識,以為沒有醫生的處方就可以隨意服用中藥。西方藥劑學提到“藥即毒”,《淮南子》也提到:“神農嘗百草,壹日七十毒,大夫樂!”不僅藥物有副作用,飲食也有效果和副作用。
喝水可以解渴,但短時間內大量飲水可能導致水中毒;鹽可以增加食物的味道,提供身體所需的鈉離子,但攝入過多會引起高血壓,給心臟和腎臟造成負擔;(糯)米飯提供熱量,但暴飲暴食會引起腹脹;肉類和魚類提供蛋白質,促進生長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但暴飲暴食會增加尿酸,增加腎臟負擔。最簡單普通的食物,攝入不當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用於治療疾病的藥物也要慎用。
中醫堅持辨證施治的原則,先找出病因病機,再開藥調和身體的陰陽與寒熱之偏。其總綱為“熱則寒,寒則熱”,但又細分為發汗、嘔吐、瀉下、和合、溫、清、消、補等不同的治療法則。冬季服用補藥可以祛寒強身,但往往有口渴、咽喉不適的副作用。有些熱體質的人甚至會流鼻血或便秘。
這些癥狀經常出現在吃姜母鴨的時候。建議感冒的人暫時不要吃,尤其是喉嚨痛或者咳嗽有黃痰的人絕對禁忌。桂枝湯具有緩解肌肉出汗的作用,常用於治療感冒初期的頭痛、發熱、畏寒等癥狀,但出汗過多會導致排尿困難和全身乏力。
小青龍湯常用於治療支氣管炎和哮喘,但會使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排尿困難。常用於治療便秘的麻子仁丸、承氣湯,過量使用會引起腹瀉。
最近新聞裏報道了“苦藤茶清肝火,小心喝。”“骨頭中毒,少年喝了兩天就暈倒了。”
1992年,多名比利時女性服用含馬兜鈴酸的減肥藥產生腎衰竭,後來部分病例發展為泌尿道癌。古代仁醫開藥都很謹慎。唐代孫思邈在《備千金之方以備急用》中提到:“夫為醫者,必先明其病源,知其患何病,以食治之,然後方為藥。
藥力很強,還像皇家軍人。如果士兵是暴力的,他們怎麽會發瘋呢?“人們不會因為食物有副作用而不吃東西,也不會因為藥物有副作用而害怕醫療。
適當均衡的攝入食物可以促進生長,延年益壽,正確的服藥可以祛病強身。但是請記住,服藥壹定要有醫生的處方,還要定期監測肝腎功能。人們千萬不要購買和服用來源不明或沒有成分的藥物。
苦藤老樹昏啼,小橋流水人家。從哪裏?
馬致遠生於1250,死於1321。他是元代著名的劇作家。
大部分(現在北京)人。馬致遠名字不詳。
“東麗”這個名字是後來為了顯示陶淵明的誌向。他的時代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他的出生年份應該在至元之前(從1264開始),他的死亡年份應該在知止改革和泰定元年之間(1321-1324)。
曾任江浙行省官。馬致遠的雜劇有十六種,現存的有七種:《江州司馬清淚》、《漢宮秋孤雁》、《呂洞賓三醉嶽陽樓》、《子夜雷鳴福碑》、《馬丹陽三次當風子》、《開壇教黃》和《西華山陳摶高眠》。
馬致遠的散曲作品也很有名。東麗樂府壹卷,收入104首,17集。他的雜劇內容以神化道士為主,劇本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元末明初賈在詩中說:“仙馬在花叢中,神仙集中遠”,“名香遍梨園”。
馬致遠在世時,蒙古統治者開始重視“遵漢法”,任用漢族文人,但未能普遍實施,給漢族文人帶來了壹點幻想,更多的是失望。早年,馬致遠在仕途上有野心。在壹組流浪歌中,他聲稱“自己寫了詩,獻給龍家”,但久久無果。
後來作為地方小官,完全不滿意,工作時間大概也不長。在這樣浪費的經歷中,他漸漸心灰意冷。他壹邊抱怨,壹邊聲稱自己看透了世俗名利,視自己為隱士,在道教中尋求解脫。
遠遠望去,黃昏的烏鴉在尋找老藤棲息,但仔細壹看,小橋流水旁都有人居住。只有壹匹瘦馬載著漂泊的遊子,沿著古老的秋風路緩緩前行。看著夕陽的余暉,在外漂泊的心碎的人,在世界各地流浪。
這是馬致遠的名曲,28個字畫出壹幅落寞的地方。這首歌是腸斷人觸景生情。
作者的抒情動機從標題就能看出來。前兩句,枯藤老樹讓人昏厥,小橋流水,營造出壹種陰冷蕭瑟的氛圍,展現出壹種清新恬靜的境界。這裏枯藤老樹給人壹種蕭瑟的感覺,已經是傍晚了。小橋流水,讓人心曠神怡。
12書畫營造深秋幽靜的田園風光。古道隨西風瘦瘦,詩人描繪了壹幅秋風蕭瑟淒涼的意境,給幽靜的鄉村地圖又增添了壹層蒼涼。
夕陽讓這幅暗淡的畫面多了幾分蕭瑟的光芒,加深了悲傷的氣氛。詩人巧妙地將十處平淡客觀的景物串聯起來,通過枯、老、淡、古、西、薄等詞,自然地將詩人的無限憂慮置於畫面之中。
最後壹句,斷腸的人是天涯中的點睛之筆。這時,深秋鄉村的畫面上,出現了壹個流浪者。夕陽西下的荒涼古道上,他牽著壹匹瘦弱的馬,在刺骨的秋風中漫步,心痛,卻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裏。這首詩揭示了詩人的悲傷情緒,恰當地表達了主題。這首詩只有五句28字,語言極其簡練但容量巨大。寥寥幾筆,就畫出了壹幅漂泊遊子的思鄉圖,生動地傳達了漂泊遊子的心聲。
這幅圖由兩部分組成:壹是壹幅暮色秋田圖,由幾個精心挑選的能代表小秋的場景組合而成;第二,描寫壹個流浪者在寒冷的秋天獨自行走,內心有無盡痛苦的剪影。第壹幅畫***18字九名詞,其中無虛字,自然流暢,內涵豐富。作者以其嫻熟的藝術技巧,將九種不同的景色沐浴在夕陽余暉中,以焦平面般的“蒙太奇”筆法呈現在我們面前,將讀者壹下子帶入深秋時節:幾根枯死的藤蔓纏繞在幾棵枯黃樹葉的禿樹上。
我們可以想象,烏鴉還能有老樹可歸,遊子卻無家可歸,那是何等的悲慘和無奈!接下來是壹座小橋,流水,還有壹個淡淡炊煙的農家小院。這種人在其中生活的田園風光,是那麽的寧靜甜蜜,舒適無憂。
這壹切不禁讓遊子想起了家鄉的橋、流水、親人。在這裏,把悲傷的感情寫在快樂的場景裏,襯托出漂泊的遊子內心無助的悲傷。
在第二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寥的古道上,飽受思鄉之苦的遊子騎著壹匹耽擱已久的瘦馬,在沈沈的暮色中,向著遠方流浪。此時夕陽西下,散射出慘淡的斜光。這是鳥兒歸巢,牛羊歸家,人們歸家的團聚時刻。然而,遊子依然是“天涯淪落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壹個漂泊在異國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淒涼的景象,怎能不心酸、心碎、斷腸!壹個漂泊的流浪者的心在秋風中滴血...壹首極短的小曲,抒發了難以言說的內涵,生動地描繪了壹個遊子悲涼的內心世界,給人以震撼的藝術感受。
讀起來讓人覺得苦澀,唱起來更讓人覺得心酸。看這首歌不流淚的人,不知道是什麽意思。
這首詩之所以獲得如此高的贊譽,壹方面是因為它描繪了壹幅美妙的深秋晚景,真實地表現了人世間的孤獨與悲哀。雖然情緒低落,但反映了當時沈悶的時代氛圍,具有壹定的社會意義。另壹方面,更重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明顯的特點是:1。簡單和深度相互依存。古代的宋玉曾經用“增壹分太長,減壹分太短”來形容美好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