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腔潰瘍的診治
1.病因:羊口瘡又稱“羊傳染性膿皰”,是綿羊和山羊由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羊口瘡在3-6月齡羊比春秋季節多見,成年羊也可感染,但發病率較少,呈散發性。病羊和染病羊是主要傳染源。自然感染主要是由病羊傳入染病羊或使用被汙染的畜舍和草地引起的。
2.癥狀:病羊的主要癥狀是口唇感染。起初在嘴角、上唇或鼻鏡上出現散在的小紅點,後逐漸轉為丘疹、結節,再形成小水皰或膿皰,擴散至整個口腔及唇、面部、眼瞼、耳廓,形成大面積有裂紋、易出血的臟痂,痂下肉芽組織增生,腫脹的嘴唇變成桑葚狀突起。口腔黏膜常受損,黏膜潮紅,口唇、牙齦、面頰、舌、軟腭黏膜內表面出現水皰,繼而出現膿皰、爛斑。如果伴有壞死菌等二次汙染,會惡化成大面積潰瘍、深部組織壞死、口臭。病羊因疼痛而不願進食,表現為流涎、無精打采、食欲不振或被遺棄、反芻減少、皮毛粗糙無光澤、變瘦。哺乳期母羊的* *也可能生病,主要是被羊羔咬了。
3.預防:(1)該病主要通過受傷的皮膚和黏膜傳播,所以要保護皮膚和黏膜不受損傷。盡量不要餵硬飼草,把刺挑出來。給羊餵適量的鹽,減少羊吃土和吃壁,保護皮膚和黏膜。(2)不要從疫區引進羊及其產品,對進口羊進行半個月以上的隔離觀察,確認無病後再進行混養。(3)疫區接種羊口腔潰瘍弱毒疫苗。接種時,每劑疫苗應在暗處用生理鹽水充分搖勻,每只羊註射0.2毫升口腔黏膜,以註射部位出現透明發亮的水皰為準。也可以將病羊口腔、唇部的痂皮除去,研成粉末,用5%甘油生理鹽水稀釋成1%溶液,接種病羊皮膚劃痕處。大約10天以後可以產生免疫力,對預防該病有很好的效果。
4.處理:(1)首先隔離病羊,徹底消毒圈舍和運動場。(2)給病羊餵柔軟、易消化、適口的飼料,保證足夠的清潔飲用水。(3)先將病羊唇上的痂除去,用淡鹽水或0.1%高錳酸鉀水徹底清洗傷口,再用紫色藥液或碘甘油(碘酊與甘油按1:1的比例充分混合)塗抹傷口,每日1-2次,直至痊愈。(4)藥物治療:①用病毒靈0.1g/kg和青黴素鉀或鈉鹽4-5mg/kg,每日1次,以3天為1個療程,每隔2-3天進行第2個療程,壹般為2-3個療程;②維生素C 0.5ml和維生素b 120.02 0.2ml,混合肌註,每日2次,3-4天為1個療程,連續2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