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壹種可能:痔瘡
潰瘍是肛門靜脈曲張形成的靜脈團,大便摩擦後破裂出血或形成血栓,引起劇烈疼痛。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痔瘡的主要原因是習慣性便秘、門靜脈壓力增高和腹內壓增高。內痔主要表現為排便後無痛性肛門便血,血呈鮮紅色,呈點滴狀。排便後可止血,嚴重時會出現脫肛,難以恢復。外痔主要表現為靜脈血栓形成引起的劇烈疼痛,站立或坐位時明顯,疼痛難忍。混合痔兩種表現都有。
治療:
無癥狀的外痔不需要治療,疼痛嚴重的患者可以手術取出血栓。早期內痔可以註射硬化劑治療,但必須在正規醫院進行,避免大出血或感染,嚴重內痔需要手術治療。
2.便血:
消化道出血經腸道排出後,糞便中含有血或全血便,顏色可為鮮紅色、暗紅色、焦油狀。血便的顏色取決於出血部位、出血量和血液在消化道停留的時間。下消化道(小腸、結腸、直腸、肛門)出血,大便常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上消化道(食道、胃、十二指腸)出血,大便常呈焦油狀。
(1)病因學
便血壹般分為血便、焦油便和潛血便。常見原因描述如下。
1血便:壹般來自回腸、結腸、直腸、肛門下端,大便呈鮮紅色或暗紅色,可混有粘液和膿血。常見的疾病有痔瘡和肛裂出血。痔瘡便血排便時噴出或排便後滴血;肛裂便血少,但肛門疼痛更劇烈。直腸息肉出血,大便血量不大,血附著在大便表面,有時大便變稀呈條狀或印痕狀。痢疾血便是膿性血便,排便頻繁,並伴有左下腹痛。
2柏油樣大便:即黑色大便。上消化道出血不吐,血在腸內滯留了很久。血液中的血紅蛋白與腸道中的硫化物結合形成硫化亞鐵,使大便變黑發亮,像瀝青壹樣。出現柏油樣大便說明出血量已經達到60毫升以上。但需要註意的是,有些食物和藥物會使大便變黑,可以通過大便隱血試驗來鑒別。
3潛血便:少量消化道出血不引起大便顏色變化,只有大便潛血試驗陽性時,才稱為潛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引起隱匿性血便,如胃潰瘍、胃癌等。
(2)救援措施
搶救措施基本和吐血壹樣。安靜臥床,減少活動,觀察出血量,適當使用止血藥,遇暈厥、休克送醫院搶救。
如何掛號就醫
1.肛腸手術:排便後有鮮紅色血,或有鮮紅色血便的患者,壹般無劇烈腹痛,應進行肛腸手術。
2.普外科:便血、腹痛劇烈甚至休克的患者應掛普外科。
3.腸道門診:急性起病、膿血便的患者要掛到腸道門診。
4.消化科:大便呈黑色、暗紅色血便,或有慢性結腸炎病史,經常排出鮮紅色血便的患者,應掛胃腸科。
5.血液學:便血伴有全身出血傾向者,應在血液科做進壹步檢查。
6.腎臟病:有腎炎和便血病史者應聯系腎臟病。
7.感染性疾病科:有發熱後便血及疫區生活史的患者,應在感染性疾病科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