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是壹種局限性黑色素缺失的皮膚病。沒有明顯的誘因。患者壹般無自覺癥狀,但皮膚上有大小不壹、形態各異、數目不定、界限清楚的白斑。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現白斑。如果它們發生在頭皮、眉毛和睫毛,它們也可以使那裏的頭發變白。
西醫認為可能與遺傳、自身免疫、內分泌、精神因素有關。
老方湯中醫認為此病為血不歸膚所致,但對於血不歸膚的病因及發展過程如何,有不同的看法。總結起來,主要有兩種。
氣滯血瘀是七情內傷,氣機不暢,導致血瘀;或受燥熱之資,重感風寒,停滯肌表;或因邪氣長期郁結,陰血內耗,養血不足,氣血難通,血不榮膚而耗病。
肝腎虧虛,腎陰不足,精不能化血,肝不能養,肝血不足,膚白無榮發;或者肝腎不足,風侵血瘀,也會導致此病。
根據病因病機,老方湯中醫將白癜風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瘀血阻絡病程短,皮損為大小不壹的斑點或斑塊,邊緣清晰光滑,伴有四肢沈重、疼痛,或病情加重伴有情誌變化,或伴有心悸失眠、手腳麻木、婦女月經量少。舌質紫暗,有瘀點,舌苔薄,脈沈,或弦滑。
2.肝腎虧虛起病時間長,常有遺傳病史,有局限性或全身性白斑,白斑中有白發,病情進展緩慢,皮膚幹燥,頭暈耳鳴,視力下降,腰膝酸軟,形體消瘦,舌淡或淡紅,脈細或沈。
白癜風的皮損為脫色素斑,常呈乳白色或淡粉色,表面光滑,無皮疹。白斑邊界清晰,邊緣色素較正常皮膚增多,白斑內毛發正常或白色。皮損常發生在日光和摩擦損傷的部位,病竈呈對稱分布。白斑也常根據神經節段呈帶狀分布。除皮膚損害外,還常累及口唇、小陰唇、龜頭、包皮內粘膜。多數患者無自覺癥狀,少數患者之前或同時有局部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