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犢牛消化不良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以及牛病的防治技術

犢牛消化不良的原因和防治方法,以及牛病的防治技術

犢牛消化不良是消化功能障礙的總稱,是泌乳犢牛常見的胃腸道疾病,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腹瀉。

這種疾病對小牛的生長發育非常有害。要及時治愈,必須找出發病原因,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

壹、原因

1.母畜和幼畜飼養管理不當:多數發生在哺乳後不久,或L ~ 2天後。

犢牛吃不到初乳或數量不足,使體內形成抗體的免疫球蛋白來源貧乏,導致犢牛抗病能力低下。

如奶嘴或餵奶器未售出、人工餵奶不足、奶溫過高或過低、母乳餵養向餵養過渡不良等。,都可以引起這種疾病。

2.懷孕母畜營養不全:特別是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缺乏,可使母畜營養代謝紊亂,影響胎兒的正常發育,犢牛發育不良,體質虛弱,抵抗力低下。

比如母乳中缺乏va,會引起犢牛消化道黏膜角質化。

vb不足時,可引起胃腸蠕動功能障礙。

當vc缺乏時,可削弱幼小動物胃的分泌功能。

3.犢牛周圍的不良環境:如溫度低、圍欄潮濕、日照不足、悶熱擁擠、通風不良等。

二、臨床癥狀

該病表現為腹瀉,剛開始小腿精神還不錯,隨後隨著病情加重出現相應癥狀。

腹瀉大便呈粥樣,水樣,黃色或深綠色,腸間距長,有腹痛癥狀。

脫水時心跳加快,皮膚無彈性,眼球下沈,虛弱不穩。

當腸內容物發酵腐爛,因毒素吸收而發生自毒作用時,可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如興奮、痙攣,嚴重者嗜睡、昏迷。

三。預防

加強母畜孕期尤其是妊娠後期的管理,給予充足的營養,保證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供應。

改善衛生條件和餵養護理措施。

犢牛出生後應盡早吃初乳,圈舍要防寒保暖,通風透光。

定期清洗消毒,更換草墊等。

第四,治療

1,饑餓療法:8 ~ LOH禁止哺乳,期間口服補液鹽,即氯化鈉3.5g、氯化鉀1.5g、碳酸氫鈉2.5g、葡萄糖20g,加水5O ~ 100ml/kg,按5O ~ 100ml/kg的標準補充。

2、排除胃腸內容物:用瀉藥或溫水灌腸排除胃腸內容物,促進消化,可補充胃蛋白酶和適量的vb、vc。

服用抗菌藥物:預防腸道感染可服用卡那黴素O . OO5 ~ O.Olg/公斤體重。為了防止腸道腐敗和發酵,也可適當使用克來林、魚脂、高錳酸鉀等防腐發酵藥物。

  • 上一篇:仙人掌的功效與作用——仙人掌的藥用價值
  • 下一篇:睫毛帶怎麽拆?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