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料:豬後臀尖,青蒜
輔料:豆瓣醬,香豆豉(最好是四川彭山張記香豆豉),蔥,姜,花椒,大料,桂皮,黃酒,煮肉,煮20分鐘左右。加入蔥、姜、花椒、大料、桂皮、黃酒,撇去泡沫至筷子能插進肉裏,關火浸泡。
我們走,煮肉。
拍壹下青蒜,斜刀切段,把肉切成大片,看妳的本事了,越薄越好。
鍋裏放壹點油,放入白肉,翻炒,等肥肉變得卷曲透明後,把肉鏟到鍋邊(這是懶人的做法!哈哈!其實應該先把肉鏟出來,放入豆瓣醬,紅油翻炒,放入豆豉,姜絲,青蒜,壹起翻炒。炒這道菜的時候不需要加鹽,因為豆瓣醬已經夠鹹了。
開始煎。
上菜前,將煮好的豬肉、大蒜稍軟,倒入米酒,即可出鍋。
練習2:
食材:五花肉(肥:瘦= 3: 2,帶皮)、郫縣豆瓣、料酒、胡椒粉等。
配菜:蒜苗/青椒
1.將鮮肉煮至八成熟。
2.將熟肉切片
3、燒油
4.油燒開後,放入郫縣豆瓣,大火翻炒至香味四溢。
5.將肉片切開,煎至脂肪部分變小,卷起來。
6、配菜,翻炒。
練習3
材料:豬肉(瘦肉)250克。
輔料:青椒45g,青蒜30g。
調料:甜面醬20克,豆瓣辣醬10克,白糖10克,味精5克,植物油30克,各適量。
1.將肉洗凈,整塊放入冷水中煮20分鐘左右;
2.試著用筷子插入。如果沒有血滲出來,就煮透了。取出,冷卻後切成薄片。
3.青椒洗凈,去蒂去籽,切成3厘米見方的小塊;
4.青蒜幹切段;
5.炒鍋加油,先倒入肉片翻炒;
6.看到肥肉部分縮水,再放入青椒炒幾下,然後先上桌;
7.用鍋內剩余的油翻炒甜面醬和麻辣豆瓣醬,均勻加入高湯、糖和味精;
8.倒回肉片和青椒壹起翻炒;
9.出鍋前放入青蒜翻炒。當香味釋放出來時,妳可以把它裝在盤子裏端上來。
(還可以加入壹些老幹媽作為輔料,味道更好!)
川菜傳統——幹蒸川菜
[編輯此段落]
最傳統正宗的川味豬肉其實不是水煮的,而是蒸的。
韓正麻辣川味豬肉
原料:五花肉
輔料:蔥、姜、幹海椒、鹽、味精、酒醅、精品紅酒。制作方法:五花肉抹上酒醅,用鹽浸泡,籠蒸,切片備用。大火,油幾塊錢,放入五花肉,油成卷,放入幹海椒炒香,放入姜蔥,加鹽味精,出鍋時勾少量豆油,裝盤。
拿壹塊五花肉,壹塊姜,壹塊蔥,壹塊幹海椒,壹起放進嘴裏,閉上嘴。帶洋蔥的新鮮五花肉會從妳的鼻孔裏慢慢分離出來。姜汁醉五花肉爽口,加上幹辣椒的辣味,絕對好吃。
第四,要領
[編輯此段落]
1,選肉要精:
當天待宰的新鮮豬肉,後腿兩刀,肥四瘦六寬三指,太肥太膩,太瘦太焦,太寬太窄都難定型。
2.煮肉應該調味:
清水煮肉很難使肉變香。所以水燒開後,要先放入姜(用刀拍)、蔥、蒜、花椒掛湯,再放入洗凈的豬肉。六成熟時要撈起備用,不能煮得太軟。
3.熟練地切肉:
許多人等肉涼了再切。又肥又脆,壹熱就燙,很難切的均勻。壹位知識淵博的廚師將挑選的肉浸在冷水中,然後趁熱切肉。現在他有了冰箱,可以把剛煮好的肉放在速凍間裏兩三分鐘,這樣更好切。
4、配料要恰到好處:
豆瓣必須是正宗郫縣豆瓣,用刀剁碎,甜面醬要黑而亮,甜而純,醬油要濃稠,可以掛在瓶壁上。
5、受苦要得到合適的溫度:
掌握火候是煮熟豬肉的關鍵。用中火將肉片,也就是剁得很細的郫縣豆瓣混合在壹起炸,使豆瓣特有的顏色和味道滲透到肉裏。煮的溫度合適的師傅,可以把肉片煮成卷窩的形狀,俗稱“燈窩”。當肉片成窩後,立即加入少許甜面醬和醬油,或加入幾滴料酒和少許雞精,增加風味和鮮味。然後,馬上加入食材,改大火,翻炒至熟,然後起鍋。
動詞 (verb的縮寫)有關註意事項
[編輯此段落]
做川味豬肉的關鍵是“精”字。越簡單越小心。
熱鍋裏的油四成溫的時候,就可以放肉煮了。切肉,放壹會兒,肉塊會粘在壹起。如果是油炸的,很容易把肥瘦分開。如果肉塊自行融化分散,容易造成下焦油膩不均之苦。因此,煮肉的湯應該保持在壹定的溫度。在肉塊放入鍋中之前,會用漏勺將肉撒在湯中,然後再次煮沸。這樣,胖瘦還會繼續。四川人也叫回鍋肉。在烹飪技術上,沒有“燉”的方法。它結合了煎、炒、炒、炸四種方法,使烹飪出來的菜肴具有四種方法所獲得的風味特征。
有些在家做飯的人習慣在冷鍋裏放油,也習慣做完飯直接炒菜。壹般來說,這是做菜的大忌。冷鍋太熱,油溫太高,生油熟了,油煙太重,灌進菜裏,敗了菜的原味。所以鍋熱後要放入熟油,在熟透的豬肉裏放壹點油,最好是熟透的植物油,與肉裏的豬油融為壹體,味道更苦。鍋熱後,要放入熟油。植物油和肉裏的豬油混在壹起,有壹股苦味。現在城裏人很少用植物油了。而且市面上的植物油很少,妳得用調和油。還有的怕油太重,幹脆不放油,直接把切好的豬肉放進鍋裏受罪。這樣油不算重,但肉也是幹焦的,入口很難掉渣,也沒有熟豬肉幹香味慢慢來的綿軟。其實油太重了,倒出來壹些再加配料和配料就好了。
正宗的川味燉肉要用蒜苗做食材。在四川,夏秋季節,這種又細又長的蒜苗就上市了。人們知道這是壹年中吃川味豬肉的好時機。有人用壹種葉子又厚又長又寬的蒜苗做食材。四川人稱之為蔥蒜苗,有壹股很難聞的洋蔥味,真的毀了川味豬肉舉世聞名的名聲。
健康貼士
[編輯此段落]
這道菜是高蛋白食物,營養豐富,但同時熱量高,要註意分量適當。
川味豬肉用的豬肉脂肪含量高,甜面醬和豆瓣醬都含有鈉,高血壓患者不宜多吃。
飲食營養
[編輯此段落]
豬肉(瘦肉):豬肉富含優質蛋白質和必需脂肪酸,並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半胱氨酸,促進鐵的吸收,可改善缺鐵性貧血;具有補腎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與其他部位的豬肉相比,精制豬肉富含優質蛋白質,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少,壹般人群可以適量食用。
青椒:青椒的果實營養豐富,維生素C含量高於茄子和番茄。其中香辣的辣椒素能刺激食欲,幫助消化,並含有抗氧化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增強人的體力,緩解工作和生活壓力帶來的疲勞。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K,可防治壞血病,對牙齦出血、貧血、血管脆性有輔助治療作用。其獨特的味道和辣椒素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刺激食欲,幫助消化,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
青蒜:青蒜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等營養成分。其辣味主要來源於其所含的辣椒素,具有醒脾消食的作用。還具有良好的殺菌抑菌效果,能有效預防流感、腸炎等環境汙染引起的疾病。青蒜對心腦血管疾病有壹定的保護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保護肝臟,誘導肝細胞解毒酶的活性,阻斷亞硝胺類致癌物的合成,起到壹定的防癌作用。
配方階段圖表
[編輯此段落]
豬肉(瘦肉):豬肉不宜與烏梅、甘草、鯽魚、蝦、鴿肉、田螺、杏仁、驢肉、羊肝、香菜、甲魚、菱角、蕎麥、鵪鶉肉、牛肉同食。吃完豬肉後不宜大量喝茶。
牛奶和瘦肉不適合壹起吃,因為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鈣,而瘦肉中含有磷,這兩種營養素不能同時吸收,在國外醫學界稱為磷鈣相克。鈣磷最佳配比在1:1 ~ 1:1.5之間,此時促進相互吸收。
川味豬肉中的營養成分
[編輯此段落]
熱量(734.10大卡)、蛋白質(55.38克)、脂肪(46.02克)、碳水化合物(26.34克)、膳食纖維(2.14克)、維生素A (207.75)、胡蘿蔔素(586.00克)。煙酸(14.40毫克)、維生素C (37.20毫克)、維生素E (26.24毫克)、鈣(65.30毫克)、磷(511.30毫克)和鈉(165438+)鐵(10.31毫克)、鋅(8.19毫克)、硒(28.55毫克
素食熟豬肉做法
[編輯此段落]
配料:素肉
輔料:青椒,青蒜,豆豉,豆瓣醬。
調料:鹽、食用油、甜面醬、雞精、糖。
練習:
1,素肉可以用豆制品代替,青紅椒洗凈切片;
2.燒熱鍋,倒油。油熱後放入素肉,放入豆瓣醬、甜面醬、豆豉、青椒、白糖,翻炒,再放入雞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