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葉
科和屬:桑科
桑葉
桑葉
來源是桑科植物桑樹的葉子。
植物為小喬木或灌木,高達15m。樹皮淡灰黃色或者黃棕色;幼枝有毛。葉互生,卵形至寬卵形,長6 ~ 15厘米,寬4 ~ 12厘米。先端尖或鈍,基部圓或近心形,邊緣有粗齒,頂端無毛有光澤,底部綠色,葉脈稀疏,葉脈間有毛;葉柄長1 ~ 2.5厘米。雌雄異株,骨朵的花序腋生;雄花序早落;雌花序長1 ~ 2 cm,花柱不明顯或無,柱頭2枚。菊花果成熟時呈紫黑色或白色。花期為4-5月,結果期為6-7月。
生在山裏,生在路邊。全國各地都有栽培。
收集初霜,除去雜質,曬幹。
人物大多幹癟破碎。完整的有梗,葉黃綠色或淺黃棕色,有的有小疣狀突起;下表膚色較淺,葉脈突出,網紋,葉脈上有稀疏的毛,葉脈基部有簇毛。脆脆的。輕微的氣息,淡淡的味道,微苦微澀。
化學成分包括inokosterone、蛻皮甾酮、β-甾醇、蘆丁、morocetin、異槲皮苷、傘形酮、濱蒿內酯、α-、β-己烯醛(α-、β-
桑葉
苦,微寒。
功能(1):疏風清熱:用於風熱感冒,目赤,常與菊花同用。
(2)清肝明目:用於風火眼病(如急性結膜炎)。用黑芝麻制成的桑麻丸,用於肝陰不足、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目眩。
(3)用於肺熱幹咳:本品能因苦寒而清肺熱,因甘寒而養陰,潤肺燥,故可用於燥熱傷肺,幹咳少痰。輕癥者可配伍杏仁、沙參、貝母,如桑杏湯。嚴重者可與石膏、麥冬、阿膠同用。
現代藥理學研究
1.桑葉有解痙作用。
2.桑葉具有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桑葉煎劑在體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B、白喉和大腸桿菌有壹定的抑制作用。此外,它還能殺死鉤端螺旋體。
3.桑葉有消炎作用。
4.桑葉有降血糖作用。其中所含蛻皮甾酮對多種方法誘導的血糖升高有降血糖作用,能促進葡萄糖轉化為糖原,但不改變正常動物的血糖。
5.桑葉可以降血壓。犬麻醉後股靜脈註射桑葉提取液,血壓暫時下降,但不影響呼吸。
6.桑葉對平滑肌有作用,能興奮動物的發情子宮,抑制大鼠的腸肌。
7.桑葉還有降血脂、利尿的作用。
政黨選擇
①對於咳嗽但不是很熱、微渴者:杏仁、連翹、薄荷、桑葉、菊花、苦莖、甘草、蘆根。兩杯白開水壹杯,壹天兩份。(《傷寒論》桑菊飲)
2治風瞬間淚:臘月桑葉不落,湯每日洗,或芒硝。(《湖畔集簡方》)
③洗日時,風熱腫痛,目赤暗淡:兩把鐵扇,壹半用開水洗,蓋好,待湯溫熱,其色黃綠似濃茶。然後洗幹凈眼睛,擦幹;每隔壹兩個小時,用水將藥汁碗溫熱,然後每天洗三五次。(《蘇陽元·方傳鑫》)
④治肝陰不足,目赤,久咳,錯甲,麻木:嫩桑葉壹斤(去蒂,洗凈曬幹到底),黑胡麻籽四兩(洗凈)。將亞麻碾碎,熬濃汁和壹斤白蜜,煉至滴水成珠,桑葉如梧桐丸大小。三錢應該空腹喝鹽湯,平臥時喝溫酒。(“醫用級”桑麻丸)
⑤治吐血:晚桑葉,微焙,不論多少,搗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碧,涼茶中混有奶油,使人有壹點清香的感覺,晚上躺著時有咽津的感覺。只吃壹次,然後用補肺藥。(《聖跡總錄》唯壹聖粉)
⑥治愈霍亂後,感覺坐立不安:捧桑葉,切段,用壹大杯水煎至五分鐘,不分時間溫服。(《盛慧芳》)
⑦治小兒口渴:無論多少片桑葉,用生蜂蜜壹片壹片地敷上,在葉蒂上繃線,陰幹,細切,水煎服。(《贏金黨》)
⑧治療大腸脫肛:桑葉三升,水煎,用溫手帕。(《任齋誌方》)
⑨治穿掌腫毒:新桑葉碾小兒。(《宣彤理論》)
⑩治療癰而不斂:霜桑葉為最後壹敷。(《任齋誌方》)
11.治火、湯瘡:霜桑葉、焙、灼、細粉、拌香油或幹。(《醫學的真實故事》)
12.治咽喉腫痛牙痛:桑葉三至五元,煎服。(上海常見中藥材)
13.治療眩暈:桑葉三錢,菊花三錢,枸杞三錢,決明子。水煎服代替飲茶O(山東省中草藥手冊)
14.治搖頭風(吐舌,清水流,搖頭不斷):桑葉壹至兩元,水煎服O(江西本草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