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帶齒的舌頭。屬於水濕,寒濕。癥狀包括:手腳冰涼、怕冷、四肢屈伸不利、皮膚暗沈無光澤、頭發暗沈或油膩、消化不良、腹脹、便溏、尿頻...
對於這種類型的齒舌,建議辛溫燥濕法與輕滲祛濕法相結合。將這兩種思路與藥食同源的藥材結合起來,制作中草藥配方代替茶葉,可以達到很好的改善。
圖2:同樣是齒舌,但類型與圖1不同。圖2齒痕舌濕熱,癥狀包括:口幹口苦、皮膚油膩、皮膚發黃、口臭、消化不良、腹脹、陰部濕癢、小便混濁發黃、腳氣足臭、便秘或便溏...
對於這種類型的齒舌,建議苦寒燥濕法結合輕滲祛濕法,將這兩種思路結合起來,用藥食同源的中草藥配方制作代茶飲,壹個月就能很好的改善。
總結壹下:齒舌有不同的類型,需要通過舌診來識別自己的類型,然後進行相應的調整。
壹、舌苔以濕為主,齒痕以脾虛為主,舌苔以脾虛濕為主。1,如果舌質肥厚,苔白膩,則脾虛濕盛,即寒濕。
治療原則:健脾祛濕
處方:沈淩白術丸。
包括人參、茯苓、炒白術、陳皮、山藥、砂仁、薏苡仁、桔梗、大棗、澤瀉、芡實。
中成藥:沈淩白術丸、四君子丸、補中益氣丸、理中丸。
2、舌胖大黃膩。
治療原則:健脾清熱祛濕
處方:黃連溫膽湯
包括黃連、茯苓、半夏、甘草、枳實、白術、生姜、大棗、陳皮、竹茹。
中成藥:龍膽瀉肝丸、黃連溫膽丸、活膽丸、四妙丸。
二、脾虛濕盛的養生註意事項:
1,少吃生冷之品,少感冒,以免傷脾陽,脾運化水濕的功能下降,濕氣增多。
2、多運動,脾主四肢肌肉,體質增強,脾氣旺盛。
3.春夏養陽,盡量多參加戶外活動,增加對陽氣的吸收,少開空調。陽氣旺盛,濕氣就會減少。
4、健脾祛濕粥:薏米、蓮子、紅豆、綠豆、小米粥喝。
5、祛濕茶:荷葉、玉米壹定要泡水喝。
以上說說胖大牙舌的臨床意義、調理和保健,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舌頭很胖,有齒痕,也就是中醫所說的齒痕舌。多為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濕阻於舌,舌胖擠壓所致。中醫認為“脾為痰之源,腎為痰之根”,具體來說就是齒舌的出現。
壹方面與舌體水腫有關,屬於脾陽虛,即脾陽虛;另壹方面與舌肌松弛、張口不足有關,屬於脾氣虛,即脾虛。
舌質肥厚,有齒痕,患者可伴有頭暈、乏力、嗜睡、呼吸沈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粘稠、不成形等壹些癥狀。
脾氣虛、脾陽虛後,水液代謝異常,出現水液停滯,導致舌體肥大,出現齒痕。
很多人舌頭上有齒痕,但很有可能沒有明顯癥狀。如果平時不註意觀察,就會忽略,反而會耽誤最佳的調理時機。
當舌質肥厚,有齒痕時,說明疾病發展到壹定程度,體質和脾氣不足,不能運化水濕,或運化水濕功能降低。
齒狀舌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調理:
1,飲食調理
減少脂肪、甜食、油膩、辛辣、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物的攝入,特別是要少吃肉類和海鮮、寒涼的水果和蔬菜。
平日以蔬菜為主,保持通便,吃易消化的食物,每餐七分飽,細嚼慢咽,按時進食。
多吃對身體有益、祛濕的藥物和食物,如山藥粥、紅豆湯、山藥粥、紅豆粥、綠豆湯、泡水玫瑰等。
適宜多吃具有健脾、健脾、開胃、消食的食物,如粳米、秈米、薏米、熟蓮藕、小米、山藥、扁豆、豇豆、葡萄、紅棗、胡蘿蔔、土豆、香菇等。
2.加強身體素質鍛煉
有氧運動能明顯促進脾胃運化,能使水濕之邪盡快排出體外。
建議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找壹個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比如慢跑、健美操、太極拳等。
盡量每周鍛煉4-6次,每次30分鐘以上,盡量不要做劇烈運動。
3.藥物療法
適當口服壹些健脾祛濕的中藥,可以改善與舌苔、齒痕有關的癥狀。
遵醫囑,口服香砂淩薇丸、沈淩白術散、人參健脾丸、木香順氣丸、附子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
對於脾腎陽虛的患者,可采用口服附子理中丸、真武湯治療。
對於只有脾虛癥狀的患者,可以口服補中益氣丸、人參健脾丸、沈淩白術散。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中醫講究四診結合,人參。不能說只憑舌象來開藥方。建議去醫院面診,然後對癥治療。
今天的齒舌就講到這裏。希望能幫到妳。感謝您的閱讀!
舌體肥大有齒痕是中醫所說的齒痕舌,舌體邊緣有齒痕。這是因為舌體肥大是受齒緣壓迫,所以舌體肥大和齒痕舌壹般壹起出現。如果舌頭看起來蒼白濕潤,邊緣有齒痕,是脾虛濕盛的表現,所以主要是健脾祛濕。
脾虛又可分為脾虛和脾陽虛。
就脾虛而言:
1.可能是脾不健,表現為食欲不振,腹脹,尤其是吃東西後,便稀,精神不好,四肢無力,整個人顯得臃腫。這些主要是我們的飲食失調、過度勞累等急慢性疾病造成的,所以主要還是要調整飲食,吃壹個健脾胃的飲食,減少疲勞,積極應對慢性疾病。
2.脾氣虛弱,腹脹,食後更為明顯,大便頻繁,肛門擴張,或長期腹瀉,氣短,頭暈等。,又叫中氣郁結。
3.脾不能統血,即脾虛不能統血,會出現便血、血尿、肌肉出血、牙痛、月經過多、崩漏等。中醫認為,如果脾虛沒有控制血液的權利,血液就不能沿著經絡溢出脈外,所以就會出現各種出血。
先說脾陽虛:
脾陽虛主要表現為腹脹,少食,腹痛喜溫壓,大便稀稀,面色蒼白,四肢沈重,全身浮腫,小便不利,女性白帶多。這就類似於我們的脾虛,或者說脾虛的進壹步發展。也是與我們舌體肥大有齒痕相對應的壹種類型,所以如果有齒痕的大舌頭,就需要看是否有其他脾陽虛的癥狀。脾陽虛比較突出的癥狀是形寒肢冷,腹痛喜溫壓,小便少浮腫,白帶細薄,舌質淡胖,舌苔白滑。
寒濕困脾,但有齒痕的舌胖最常見的癥狀是寒濕困脾,表現為上腹部脹滿疼痛,食少便溏,有時嘔吐,口淡,口幹,頭重身重,面色晦暗,四肢浮腫,小便短赤,女子白帶多,舌淡胖,苔白膩。按照我之前說的,舌胖會伴有齒痕。
寒濕困脾的原因:多為貪涼、飲寒、食寒過多,導致寒濕停於中焦;或因居濕地涉水淋雨,寒濕入侵,或暴食肥甘,中陽受阻,使濕內生。因為脾喜燥惡濕,寒濕侵襲,脾濕困,運化失常,升降異常,所以腹部悶悶,甚至疼痛。而舌淡苔膩、脈緩則是寒濕過盛的標誌。
怎麽調整?1.飲食上少吃生冷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如西瓜、梨、草莓、柚子、橘子、苦瓜、山竹、火龍果、山竹、羅漢果、黃瓜、茄子、茭白、生紅薯、海帶、紫菜、紫菜、兔肉、鴨肉、綠豆芽。
2.註意居住環境的除濕和保暖。
3.可以吃壹些健脾祛濕的食物。常見的有茯苓,味甘淡,入脾經,有健脾祛濕的功效。《本草綱目》裏說它有補五株七傷,益氣的功效。煮粥泡茶都不錯,藥食同源,服用相對安全。如果說茯苓不好接觸,那麽玉米壹定很常見。同樣,玉米也有壹定的健脾、祛濕、開胃的作用。還有大麥,大豆,扁豆,紅豆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4.想健脾除濕怎麽能少運動?脾虛濕盛的人大多大腹便便,所以適當運動也是除濕塑身的基礎。多運動多出汗也有助於祛濕,但不要運動過度,否則會加重脾虛。適當的運動是最好的。
綜上所述,對於脾虛寒濕引起的有齒痕的舌胖,調理最重要的是少吃風寒,適當運動。壹般來說,身體是可以自我調節的。如果能吃壹些健脾祛濕的食物,會有比較明顯的改善,但是需要壹個過程。即使有所改善,也要在以後的生活中註意飲食習慣的改變。
要知道原因是什麽,首先要知道正常人的舌頭是什麽樣的。
正常人的舌呈粉紅色或淡紅色,形狀應呈長方形,脂肪適中,有光澤,潤澤。舌頭靈活有力,舌苔薄而白,是因為舌粘膜末端分化出“角質化樹”的分支。在這些分支的間隙中,常可見脫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細菌、食物殘渣等。這些物質覆蓋了舌頭的毛細血管,同時角質化的上皮吸收水分。
壹般舌胖時,舌邊緣有齒痕,稱為胖舌;胖的話會腫起來,舌頭會塞滿嘴巴。
中醫理論認為:“胖舌提示氣虛,或濕氣重;大部分胖膩的舌頭都是濕熱的。”舌色鮮紅腫脹,壹般是心胃熱;舌質紫腫,多因酒精中毒;如果舌頭腫脹,嘴唇腫脹發青,這就是瘀血,往往是藥物中毒或食物中毒引起的。還有壹種說法是內熱太重,體內有壓抑和火氣,需要釋放。我自己也有過這樣的經歷,發現壹般情況下,熬夜,沒有好好休息,情緒很低落,脾氣很重。
那怎麽調理呢?客氣地說,作者對中醫的博大精神知之甚少,我就從自己的經驗和調理方法與大家分享壹下。在這種情況下,我通常會及時調整睡眠,同時去積極的環境中調整情緒,讓自己開心快樂,心裏的壓抑和不好的情緒會得到很大的釋放。還有就是運動,運動後感覺很暢快。最後是營養的調理。首先,飲食要清淡。這期間盡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VC、β-胡蘿蔔素、VB含量高的食物,如獼猴桃、胡蘿蔔、番茄等。
我壹般都是額外補充營養,恢復的比較快。
水平有限,如有不妥,請指教!
妳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很高興回答。
舌頭肥大,有齒痕。在中醫裏是有齒痕的胖舌。中醫看舌是中醫診斷疾病的關鍵步驟。通過舌診,可以了解體內外器官的生理病理。
齒痕舌、胖舌是怎麽形成的!
舌頭胖,壹般是因為體內水分多,這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經常泡水的東西會被水泡腫,所以體內水分多了舌頭就會胖。牙印的出現是因為舌頭很胖,充滿了整個口腔。這時,牙齦會印在舌頭的兩側。這是牙印的樣子。壹般胖的舌頭會伴有齒痕,所以是因為水分多。
胖舌、齒舌怎麽調理?
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胖舌和齒舌形成的原因是水分過多,那麽如何去除人體內過多的水分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實現:
1,健脾、通絡、祛濕、利水
脾胃屬於中焦,是運化水谷的重要器官。脾運化水液,但分布微妙。脾胃虛弱,運化不正常,水液停滯,水濕過多。所以可以用健脾法來運化水濕。
2.溫腎助陽,蒸熏水。
水和液體的代謝也與腎臟密切相關,腎臟是人體陽氣的基礎。腎楊燦溫暖身體。腎陽不足,水液代謝就會異常,所以要溫腎助陽,排除多余的水分。
3、疏通三焦,調理氣機。
很多人舌體胖,健脾助運祛濕的方法效果不明顯。這時候就要考慮三焦的問題了,三焦是人體最大的臟腑,水液機的通道,瀆官,水液運行的通道,三焦失調,就會造成水液運行不正常,水停了就會聚集。所以要調理氣機,疏通三焦!
總的來說,關於胖舌、齒舌的調理,壹個是調理脾胃,運化水濕。二是溫腎補陽,蒸騰多余水分。三是疏通三焦,通水道。
舌齒與脾虛或濕有關,所以要健脾祛濕。
脾主運化固攝。如果脾臟虛弱,體內的水分不能正常代謝,就會滯留在體內,濕氣就會出現。另壹方面,水和液體不能固定,睡覺時可能會有流口水。
另外,如果舌色淡粉色,有齒痕,說明是脾虛水濕;如果舌質淡白有齒痕,可能是寒濕困脾所致。如果舌頭上有齒痕,舌苔黃厚膩,可能是濕熱所致。
面對這種情況,需要健脾祛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找附近的中醫,幫妳辨證,具體對癥調理;另壹種是在日常生活中調理。
1,多吃健脾祛濕的食物。
比如山藥、蓮子、芡實、薏苡仁、赤小豆、南瓜等食物,調節身體,改善臟腑功能,增強身體運化水濕的能力。水分及時排出體外後,身體會保持健康,這是改善水分過多的有效方法。
2、運動不能少
運動可以增強重要器官的功能,在脾容量提高後正常運化水濕,使體內的濕氣盡快排出體外,是防止濕氣過多的關鍵。
3.少吃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
4.適當喝點養生茶,泡腳。
比如黨參泡水,茯苓泡水等。,有助於補氣健脾。
5.保持良好的心態。
可能是腎虛引起的
舌有齒的人,也可能是腎氣不足,氣血運行不暢所致。這種人會伴隨著寒冷,疲勞,手腳冰涼。
所以,如果有齒舌、胖舌的問題,要結合其他身體表現來判斷。如果自己判斷不了,就去附近的中醫那裏辨證,然後調整癥狀。
齒痕舌是指舌的邊緣有齒痕。無論舌質是肥是瘦,是什麽顏色,都屬於虛證。有齒痕的舌壹般有兩種:壹種是胖舌質淡,有齒痕,屬於脾虛;二、舌苔薄紅有齒痕,屬於氣血兩虛。問題中提到的有齒痕的胖舌,應該是脾氣不旺的佐證,常伴有食少便溏、面色發黃、氣短、舌苔薄白等。體胖舌淡是脾虛不能運化水濕的表現。
虛則可補,齒胖舌可食補,藥補,但以健脾祛濕為主。食補可以適當吃壹些能健脾祛濕的食物,如薏米、扁豆、蓮子、山藥等。,同時保持規律的飲食。食物以溫性為主,不可飲酒,以免受寒受寒,以免傷脾傷陽。健脾益氣的中藥包括黨參、黃芪、白術、炙甘草、葛根、升麻、人參等。四君子湯是溫補益氣、健脾養胃的基本方劑,其衍生藥物有龔毅散、六君子湯、香砂六君子湯、歸芍六君子湯等。,可用於臨床。
舌頭肥大,有齒痕。怎麽調?
從妳的舌象來看,妳的舌體微胖,邊緣有齒痕,通常屬於氣血兩虛。是因為脾虛不僅影響水濕的運化,導致濕阻舌,而且使舌的肌肉容易松弛,所以舌體肥大,受牙列擠壓後形成齒狀舌。仔細辨認舌色略帶紫色,可見也有瘀血。
怎麽調理?壹般情況下,需要益氣養血,同時需要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氣血不足,氣不能有效活血,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血瘀;瘀血反過來會影響氣血的生成,兩者相互影響。
對於治療,我們可以參考口服沈淩白術散,血府逐瘀丸,或口服當歸補血湯加血府逐瘀丸。
日常飲食中,可以吃壹些能益氣健脾、促進消化、增進食欲的食物,如山藥、扁豆、紅棗、茯苓等。
但實際情況是,很多患者雖然有明顯的舌苔,但舌苔和脈象並不符合虛或單純濕的癥狀。反之,血瘀證更為突出,治療可以以活血化瘀法為主。
所以最好根據身體的具體癥狀,用湯劑治療,效果會更好。
有齒痕的胖舌壹般是濕氣重的標誌。胖舌是指舌頭比正常舌頭大,甚至舌頭上布滿口腔或齒痕,稱為胖舌。舌胖多是痰濕阻水飲所致。
齒痕是牙齒印在舌頭邊緣的痕跡,所以叫齒痕舌,也叫裙舌。原因是脾虛不能運化水濕,使濕氣阻滯在舌內,舌體肥大,受牙列擠壓形成齒痕。
那麽這兩個可以確定是脾虛濕盛,那麽可以確定寒熱嗎?答案是否定的,我們確定寒熱靠舌苔。舌苔薄白或厚膩:如果舌質淡白潤澤,壹般為寒證或寒濕證。黃苔:為熱邪所燒,苔黃。如果舌淡胖嫩,苔黃滑潤,多為陽虛水濕。
舌質肥嫩,有齒痕,不排除氣虛。舌質淡紅或淡白,苔薄白,舌質肥嫩,舌邊有齒痕,氣短,懶言,乏力,自汗,屬氣虛之證,不能以濕治,宜補中焦以復舌。
濕水用五苓散、真武湯、桂苓疏肝湯、朱令湯;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小建中湯、四君子湯等。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註意什麽?1,改掉不良的飲食習慣:比如吃生冷的水果、蔬菜、海鮮、涼的和冰的食物等。,避免外寒直入中氣,損傷脾陽;
2、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晚上不睡覺,早上不起床,睡懶覺,不吃早餐,脾胃楊燦不生長,長期下去會導致陽氣不足;
3、改掉不良飲水習慣:空腹喝水、喝茶,大量飲水會嚴重損傷脾胃陽氣,從而導致脾失健運,水瀦留。
好的生活來源於健康的開始,健康的開始,健康科學的專業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