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資料來源《匯編》
3拼音姓名Yuán Cán Shā
4.別名原蠶沙(別錄)、蠶沙(陶弘景)、晚蠶沙(鬥門方)、A?vagho?a肝(東方醫學瑰寶)、晚蠶箭(本草綱目)、二蠶沙(江蘇藥材記載)。
來源是蠶蛾科蠶蛾幼蟲的幹糞便。6-8月份收集,主要是第二次睡眠到第三次睡眠的糞便。收集後,曬幹,揚土,除去輕顆粒和桑葉的碎片。
6產地分布主要產於浙江、四川、河南、江蘇、湖南、雲南、廣東、安徽、甘肅、湖北、山東、遼寧等地。
7.蠶沙是長度為2 ~ 5毫米、直徑為65438±0.5 ~ 3毫米的短圓柱形顆粒..表面灰黑色,粗糙,有6條明顯的縱向棱,3 ~ 4條橫向淺紋。兩端略扁,六邊形。硬而脆,遇濕易斷。略帶草味。最好是幹燥、黑暗、堅實、均勻、無雜質的。
8化學成分蠶沙含有機質83.77 ~ 90.44%,灰分9.56 ~ 16.23%,總氮1.91 ~ 3.60%。它還含有葉綠素,可以用乙醇或丙酮提取。據報道,在三、四、五齡蠶沙中提出了粗葉綠素1.6、2.0、2.4%,但只發現了壹小部分真正的葉綠素。如五齡蠶沙粗葉綠素僅含純葉綠素13.19%,其余皂化48.92%,不皂化44.45%。
蠶沙中含有0.25 ~ 0.29%的植物酒精。還含有不皂化成分β谷甾醇、膽固醇、麥角甾醇、二十四烷醇和啤酒花醇。從蠶沙中分離出β谷甾醇β葡萄糖苷。
蠶沙中含有亮氨酸、組氨酸等13種遊離氨基酸。隨著蠶幼蟲的生長,糞便中亮氨酸和組氨酸的含量也在增加。
蠶沙含有大量胡蘿蔔素。上面的粗葉綠素每克含有維生素A3644國際單位。蠶沙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
蠶沙中含有植物生長激素吲哚乙酸。
蠶沙中含有銅,五齡時含量達到最高值。銅是從桑葉中獲取的,每克鮮桑葉含銅1.02 ~ 2.22微克。
9性味甘甜溫潤。
①別錄:“性溫,無毒。”
②綱要:“幹辛,性溫,無毒。”
③《醫林簡編》:“甘、辛、鹹,性溫。”
10經絡入肝脾。
(1)《本草綱目》:“始於少陽、足太陰之經。”
②《本草求真》:“入肝脾,入胃。”
11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的作用。治療風濕關節痛、風疹瘙癢、頭風頭痛、皮膚麻木、關節功能不全、上吐下瀉、腰腳冷痛、弦爛目爛。
(1)別錄:“主腸鳴、燥熱、口渴、風痹、癖疹。”
(2)《本草筆記》:“炒黃,泡酒於袋,祛風緩諸結,頑皮,腹寒,血寒,血瘀,腰足痛寒;”炒熱了,包裏裝的是熱鐵,導致筋骨無力,手腳無力,腰腳無力,皮膚頑固。"
(3)綱目:“治口渴,癥結,婦人血崩,頭風,風動目赤,祛風濕。”
④《本草返老還童》:“風濕痹阻於脾,筋骨疼痛,皮膚腫脹,腰腿疼痛,瘀血少,痤瘡部浮躁者,亦宜治。”
⑤泉州本草:“治感冒偏頭痛。”
12生蠶沙用法用量:煎服,3 ~ 5元;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煎、燙、炸、洗或磨、敷料。
13關註《本草經》:“癱瘓不能隨筋骨者,血虛不能滋養經絡者,風濕未侵者,不宜服用。”
14附方①治濕,聚熱蒸,蘊於經絡,畏寒發熱,骨骺刺激疼痛,舌色灰滯,面色萎黃,病名濕痹:防己、杏仁、滑石、連翹、梔子三錢、薏苡仁、半夏三錢(醋制)、晚蠶沙三錢、赤豆皮三錢。八杯水,三杯白開水,三份不同溫度,很痛苦。加入兩片姜黃和兩片海桐皮三錢。(《傷寒論》中的徐安畢湯)
(2)治風癢癖疹,全身癢,撓成瘡:蠶沙壹升。拿兩桶水,煮壹桶兩升,洗壹下因為暖和,要避風。(《盛慧芳》)
③治療外感頭痛:蠶沙、白芷、大黃各三錢。* * *研成細末,配洋蔥湯外敷。(泉州本草)
④治風濕疼痛或麻木:晚間蠶沙壹兩。煎湯,每日三次,服用時用半杯熱米酒送服。(現代實用中醫)
⑤治療偏癱:蠶沙二主。分兩袋蒸,互相熨患處。粥還是用羊肚和粳米熬制,到10號會有壹次日食。(概要)
⑥治霍亂伴肌肉抽搐,四肢冷痛,口渴煩躁,目數深脈,癥急時:晚蠶沙五元,生薏苡仁黃豆黃卷四元,陳年木瓜,川連(姜汁炒),法半夏壹元,黃芩壹元(酒炒),通草壹元,焦枳五分,陳年吳茱萸三分(微泡)。用研碎的果肉或陰陽水煎服,稍涼後慢慢服用。(王世雄《論霍亂·蠶媒湯》)
⑦爛弦風眼的治療:將蠶沙用真香油浸泡兩三夜,塗於患處。(陳經驗方中的壹抹糨糊)
⑧治風中淚:蠶沙(炒)四兩,巴戟天(去皮與肉同煮)三兩,鳶尾(帶蒂)三兩。為了細粉。每份兩元,無灰酒,不管什麽時候調。(《眼科龍牧論》蠶沙湯)
⑨治男女心痛不可忍者:晚期蠶沙,為終;把湯煮開泡上,濾汁服用,無論何時。(蠶沙粉,壹個神奇的藥方)
主治白濁濕熱遺精:生蠶沙壹兩,生黃柏壹片。在同壹項研究的最後,三錢在空心水中被煮沸。(醫學民俗學記載:蠶渣黃柏湯)
⑾久治不愈的月子:蠶沙四兩(炒半黃),無灰酒壹壺。煮濃湯,去沙,溫飲。(蠶沙酒出自《內經》方劑學理論)
15諸學派討論①《綱要》:“蠶為燥,燥能祛風除濕,故蠶沙主治風濕,有人患風痹,用此熨法見效。根據陳的經驗方,用壹點藥膏治療斷弦風眼,其作用也是祛風除濕。”她把果汁和桑葚灰倒在壹起,煮龜肉,做成藥丸,治好了胃裏的問題。
②求本草原:“原蠶沙為風濕特效藥,對於患風濕麻痹,血虛不能滋養經絡者,加於進補藥中也是適宜的。”
16摘自*字典
芫花粗粉的方子,用的是原蠶沙,sǎn《生肌總錄》卷145:組成:芫花3兩,原蠶沙3兩,生地2斤,姜4兩,川椒4兩(去目閉目)。...
蠶沙膏拼音:cánshāgāo處方:生蠶沙(炒、磨)2升,麥麩3升。方法:混合均勻,用4升米醋煮,裝瓷。...
酒辣椒、杜仲(去粗皮)1、金剛藤1、五加皮1、蠶沙1、羌活(去蘆頭)1。適應癥:女方是否有偏癱?...
天麻泡酒,當歸(切段焙幹),各壹兩。番茄根(切好烤)、火麻仁、生蠶沙(炒),各兩。附子(制)壹枚。強...
泡酒天麻兩片,生地黃兩片(焙幹),茄子根兩片(切段焙幹),生蠶沙兩片(炒幹)。適應癥:散風,不分深淺,長期臥床枕。...
用中藥蠶沙的處方比較多。
古籍《本草害益》中的原蠶沙:【肺藥隊【瀉肺】】蠶女難產、流產時需要。原蠶蛾性熱感性,固精壯陽。生蠶沙味甘性溫,蠶屬火。其燥能祛風濕,主治風濕。...
生肌小結:【卷壹百四十五】所有傷處斷、淋、熨,膏藥旋、淋,有效。治療傷口,打破淤血。芫花粗粉熨方芫花生蠶沙(各三兩)生地黃(二斤)生姜(四兩)花椒(去網)...
《重序霍亂附息》:【治法卷二】敗蒲墊要持(切),水煎壹杯。(《盛輝》)原蠶沙(壹兩)用陰陽水煎煮,澄清,溫熱。(夢隱)案例:蠶沙...
《連本帶利再點霍亂》:【卷四】方子(三錢)石菖蒲(壹錢)川連(吳茱萸水煎,二錢)原蠶沙、益母草(各五錢)生薏苡仁(八錢)、金銀花(四錢)。...
本書主體是防己、防風、桑寄生、蔓荊子、羌活、當歸、秦艽、白鮮皮、桑蠶、木瓜、澤瀉、茯苓、威靈仙、海風藤、石菖蒲、杜仲、石斛精。...
更多古籍中的生蠶沙
石國公藥酒,生蠶沙中成藥,濕痹。方傑:處方中羌活、萆薢、防風、秦艽、松節、蠶沙、茄根能祛風除濕、利關節、止關節疼痛;虎脛骨和川牛膝是強大的...
石國公泡酒的方子是濕痹。方傑:處方中羌活、萆薢、防風、秦艽、松節、蠶沙、茄根能祛風除濕、利關節、止關節疼痛;虎脛骨和川牛膝是強大的...
國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