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正常人的臉色應該是偏黃,略顯紅潤,略顯光澤。中醫認為,面部黃皮屬於濕熱,暗黃屬於寒濕,面色萎黃,多是心脾虛弱、氣血不足所致,面部黃腫是脾虛濕盛所致。如果全身發黃,可能是肝臟有問題。
臨床醫學表明,病理性發黃的原因有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膽囊炎、膽結石等。所有可能引起黃疸的疾病都會引起面部發黃。
目前國內外尚無治療病毒性肝炎的特效藥,大多采用對癥保肝等手段。然而,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許多中草藥具有保護肝臟的功能。具體來說,這些藥物如下:
丹參:研究證明丹參能抑制和減輕急慢性肝損傷時肝細胞的變性、壞死和炎癥反應,加速纖維組織的重吸收,具有抗肝纖維化、改善肝臟血液循環、預防肝硬化的作用。
白芍:白藥提取物對D-氨基半乳糖所致肝損傷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SGPT)升高有明顯的拮抗作用,可降低SGPT,使肝細胞的病變和壞死恢復正常,從而達到保肝作用。
當歸:能減少肝細胞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抑制肝纖維化。還能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AST),降低程度與劑量有明顯的量效關系。
川芎:川芎中的川芎嗪能降低血清轉氨酶,維持和提高肝組織SOD活性,清除氧自由基,降低其毒性。它具有良好的抗脂質過氧化損傷和抗肝纖維化作用。
三七:實驗表明,長期低劑量服用三七,可改善肝臟微循環,促進肝組織修復、再生,抗肝纖維化。
黃芪:黃芪能抗氧化穩定肝細胞膜,促進膽紅素代謝,減少肝細胞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臨床應用黃芪治療黃疸型肝炎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冬蟲夏草:可減少肝臟內炎性細胞浸潤和肝細胞變性壞死,同時抑制肝臟內ⅰ型和ⅱ型膠原的沈積,使形成的膠原被重吸收和溶解,具有抗肝纖維化作用。
五味子:可減少肝損傷引起的SGPT增加。還能降低肝炎患者的高SGPT,緩解中毒性肝損傷引起的物質代謝紊亂,具有輕度增加肝糖原,減輕肝細胞變性,減少毒邪對肝細胞線粒體和溶酶體的損傷,促進肝細胞蛋白質合成的作用。
豬苓:四氯化碳肝損傷小鼠腹腔單核巨噬細胞數量和釋放H2O2能力明顯下降,豬苓多糖可使其增加和反彈。該藥物能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功能,被認為是治療慢性肝炎的重要藥物之壹。
當然,面色發黃的原因有很多,不壹定是肝病引起的。但如果近期出現面色異常發黃,並伴有鞏膜、黏膜染色發黃、尿液茶色濃、大便土色等多種異常癥狀,可能真的是肝病到來的表現,需要及時就醫進行篩查。
#健康珍檀社# #中醫# #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