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HFMD)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壹。傳播快,易傳播,多發生在夏秋季,好發於5歲以下嬰幼兒。它會導致發燒,手,腳,嘴和其他部位的皮疹和潰瘍。口腔皰疹破潰後,出現潰瘍,患兒疼痛難忍,哭鬧、煩躁、流口水、吃不下飯、尿黃。嚴重者可伴有發熱、流鼻涕、咳嗽等癥狀。手足口病壹般壹周內可以痊愈,但如果之前皰疹發作,就非常容易感染。個別患者可引起致命的並發癥,如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和腦膜腦炎。
孫主任提醒,預防手足口病,壹定要註意個人衛生,保持口腔清潔,防止繼發細菌感染,每餐後用溫水漱口。註意室內空氣流通和適宜的溫度,多喝開水或清涼飲料,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經常徹底清潔兒童玩具或其他用品。手足口病流行時,家長應盡量讓孩子少去人多的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的機會。此外,家長還應註意嬰兒的營養和休息,避免日曬,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抵抗力。可采用口服板藍根顆粒、抗病毒口服液、復合維生素等進行治療。或者在患處塗抹抗病毒藥膏,消炎止痛。特別是該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流行強度大。病毒可通過帶有病毒的飛蠅叮咬的唾液滴或食物、通過口鼻或直接接觸傳播給健康兒童。因此,生病的孩子應該呆在家裏,直到發燒和皮疹消退,所有的水泡結痂,然後再回到幼兒園或學校。如果病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要及時去醫院加強治療。
中醫藥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綜合征,簡稱“手足口病”。是近年來臨床上常見的傳染病。它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主要特征是口腔、手和腳的皰疹。壹般3月-11為發病季節,6-8月為高峰。該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1-4歲兒童最為常見,約占患者的85%-95%。
根據中醫理論,該病是由外感濕熱疫毒所致。當疫苗的濕熱邪傷及肺脾時,會導致肺脾不和,或毒邪積聚於脾,導致脾主肢體、開竅於口的功能失調,產生上述臨床特征,並可伴有發熱、流涕、微咳等類似夏季感冒的癥狀,或流涎、拒食、煩躁等癥狀。
中醫藥對本病有較好的療效,不僅能消除和緩解癥狀,還能縮短病程。在疾病的早中期,壹般采用清熱解毒、祛濕涼血的療法。常用藥物有金銀花、連翹、黃芩、梔子、生薏苡仁、牛蒡、蟬蛻、紫草、蘆根、竹葉、石膏、黃連、燈心草、六壹散等。病後期如見手足發熱、厭食、煩躁等癥狀,可加生地、麥冬、白薇、玉竹等滋陰清熱之品。
該病主要通過食物、口鼻飛沫和接觸傳播,故預防應以為主;1.註意飲食衛生,避免病從口入;2.避免與兒童接觸。托幼機構發現患者的,應當采取隔離措施;3.平時要加強體育鍛煉;4.調理脾胃,盡早治療消化不良。
不同粉劑治療小兒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兒童常見的傳染病,目前西醫沒有理想的特效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中醫院醫生以清熱解毒、涼血除濕、調脾運、養陰生津為治療方法,對長期有效的經驗散進行對比補充,最終篩選出三散合用。經2000多名兒童臨床應用,取得了癥狀緩解快、病程明顯縮短、治愈率高的可喜效果。
兒童手足口病(HFMD)是20世紀80年代新發現的暴發性傳染病。壹般在5歲以下,尤其是嬰幼兒,夏秋季節易廣泛傳播。該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手、足、口腔粘膜上的皰疹或潰瘍。齊市中醫院兒科現為國家重點專科,黑龍江省兒科疾病診療中心。該科主任張鐵、何桂華、王贏等人認為,小兒手足口病雖然在中國古代醫學典籍中沒有記載,但根據辨證應歸入溫病範疇。病機為風熱毒蘊肺、心、脾、胃、蒸騰氣營,致病因素在衛氣營之間。所以總的治療原則應該是清熱解毒,健脾養陰。
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張鐵博士等人制成了苓涼通散和平脾靈散,兩種散型中各含有三種由不同藥物組成的散。感冒急性發作期肺、心、脾有熱結,癥狀為手足、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或潰瘍,色紅,發熱口渴,幹黃,舌紅苔黃,脈浮。治療方法以清熱解毒、涼血除濕為主。采用靈涼通散,其主要成分為金銀花、連翹、豆豉、大黃、石膏、防風、荊芥和黃芩。脾胃虛寒、陰虛火熱恢復期,癥狀散在或消退於手足及口腔黏膜皰疹,體熱逐漸消退,口唇幹燥,食欲不振,舌質紅,津液少,脈數。治療原則是調脾助運,滋陰生津。采用平痞靈散,其主要成分為陳皮、厚樸、神曲、羚羊角、蘆根、麥冬、蒼術、砂仁等。兩相中,三種粉末相互配伍,起到清熱解毒、利濕的作用,使發熱消退,脾能正常活動,虛火自行熄滅,陰津自行滋養。
自1997以來,醫院使用上述粉劑對大量手足口病患兒進行治療觀察,平均療程縮短至4天。和西藥對照組,療程均為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