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癥狀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是大腸表面黏膜長期彌漫性炎癥所致,病情通常由好到壞交替出現。病變從直腸和乙狀結腸向上蔓延,直至侵犯整個大腸,其癥狀壹般局限於大腸內(當4/5患者的炎癥僅止於直腸時,稱為直腸炎)。在亞洲,發病率較低,壹般有兩個年齡段(20-40歲和70-79歲)。
壹、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因定義是大腸表面黏膜長期彌漫性炎癥所致,病情時好時壞交替出現。病變從直腸乙狀結腸向上蔓延,並可能侵犯整個大腸。其癥狀通常局限於直腸和大腸。除了長期炎癥,還有5%的所謂“急性發作”的潰瘍性結腸炎,病情惡化很快,必須立即治療。
二、病因(壹)遺傳因素
(二)自身免疫系統的作用
㈢細菌毒素
病毒感染
飲食因素,如食品添加劑
(6)膳食纖維太少。
(7)原因不明。
三、癥狀(壹)腹瀉並常伴有粘液和血。
(2)直腸血便
(3)腹部絞痛
(4)貧血
(5)惡心和嘔吐
(6)食欲不振,體重減輕,白蛋白低。
(7)發燒
(8)其他腸胃外表現:過敏、結節性紅斑、關節炎、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
潰瘍性結腸炎腹痛潰瘍性結腸炎是壹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結腸炎,主要局限於結腸黏膜。炎癥或潰瘍多累及直腸和遠端結腸,但可向近端擴散,甚至擴散至整個結腸。常用藥物有柳氮磺吡啶-4-氨基水楊酸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和免疫調節劑等。潰瘍性結腸炎應該屬於中醫的瀉下、泄瀉、泄瀉,其治療是中醫辨證與西醫相結合。概念是指導。因此,治療應以攻為補,祛邪為主,重在固本培元,扶正固本。健脾胃,除濕熱。黃連、黃芩、白頭翁、敗醬草等可用於祛邪。黨參、黃芪、茯苓、山藥、扁豆、薏苡仁、白術等扶正固本、健脾利水的藥物可以選用,然後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進行加減。據報道,參苓白術散合李連湯加白頭翁湯加藿樸夏苓湯或痛瀉要方加白頭翁湯治療潰瘍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潰瘍性結腸炎表現為腹痛、急性腹瀉和腹瀉。妳的臨床癥狀不是很典型。潰瘍性結腸炎是唯壹的診斷,相關檢查(如大便培養、結核點等。)需要在診斷前排除感染性和結核性腸炎。確診後,結合大便次數、膿血、血常規、心率、血沈、腸鏡等指標,可進壹步對病情進行分級。對於輕中度患者,口服中藥結合保留灌腸,結合中藥貼敷療法、針灸等綜合療法,可以緩解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少數難治性中重度患者需要西藥抗炎,甚至靜脈註射激素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表現(1)消化系統表現:腹痛、腹瀉最常見,腹痛位於左下腹有隱痛、絞痛,排便後緩解。粘液膿血是最常見的腹瀉,壹天幾次到10次不等。仍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
(2)全身癥狀:貧血、消瘦、低蛋白血癥、水電解質紊亂、精神焦慮。
(3)腸胃外表現:關節炎、結節性紅斑、慢性活動性肝炎、口腔潰瘍等。
(4)左下腹壓痛。
(5)有並發癥的,有相應的表現。
診斷或檢查的方法(1)醫生首先會詳細詢問患者的癥狀及其他病史。
(2)大便檢查:會出現炎癥細胞、紅細胞、嗜酸性白細胞。壹般常規大便培養要排除非細菌性感染。
(3)乙狀結腸鏡及活檢:早期可見結腸黏膜紅腫、水腫,血管分布減少,皺襞瓣不明顯或增厚;顆粒狀脆性黏膜會隨著疾病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出現;更嚴重的會出現黏膜糜爛和潰瘍出血。
(4)結腸鏡檢查:對有右側潰瘍性結腸炎癥狀的疾病或評估疾病侵犯程度(通常在急性期後)是必要的。
(5)壹般放射檢查:腹部X線攝影。
(六)實驗室驗血:慢性失血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白細胞增多,鉀離子低,白蛋白低,肝功能指數增高。
治療(1)腸道休息:急性期需要禁食,並提供靜脈輸液和電解質補充。
(2)藥物治療:使用廣譜抗生素、磺胺類或類固醇(靜脈註射、口服和局部灌腸等。)、免疫抑制劑(imuran和6-MP)和其他藥物(如止瀉藥、解痙藥、鎮痛藥、鐵、維生素B12等。).
(3)飲食治療:需要長時間禁食時,給予全胃腸外營養治療;經口進食時,應根據患者個體耐受程度,逐步采用低脂、無刺激、低纖維、高熱量、高蛋白的原則,並限制乳制品,排除可可、巧克力、柑橘汁、過冷、過熱、酒、碳酸飲料、產氣食物。
(4)手術治療:如果內科治療不能完全控制病情,且病情有惡化趨勢或有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懷疑,必須進行手術治療。通常,所有的結腸和直腸都被切除,患者的腹部可能裝有永久性人工引流管(回腸造口術)或可能接受J形回腸袋(替代部分結腸)。需要手術的患者約占5%-10%,大部分患者無需手術即可得到妥善治療。
護理指導我們已經知道潰瘍性結腸炎可能會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患者會產生不安全感,變得消極。所以患者壹定要主動調整,日常生活中經常做的事情、工作、愛好都要繼續保持。壹般來說,患者需要充足的營養,最好多吃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同時,必須特別註意某些食物的搭配和限制,並應遵守以下註意事項:
(壹)大量食用蔬菜產品:
它們是使大腸有規律、正常工作的主要動力。只有蔬菜含有大量的纖維,對大腸的工作很有幫助,所以要大量吃蔬菜。
(2)每餐盡量涵蓋多種食物,通過吃不同的食物來吸收不同的食物元素。
(3)保持愉快的心情,適度休息,減輕壓力。
(4)避免吃過敏食物,戒煙。
(5)急性發作時,應仔細觀察腹瀉次數、便血量、腹部絞痛程度及有無發熱,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