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灸風池穴
定位取穴是坐、俯臥還是俯臥。在頸背,枕骨下,與風房平齊,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具有疏通經絡、止痛的功效。
艾灸的方法應該是溫和灸。手術時,患者坐著,施灸者手持點燃的艾條,掛在艾灸點上,1。距離皮膚5~3厘米進行熏蒸。
艾灸時間每天1次,每次艾灸10~20分鐘。
二、艾灸舒菲穴
穴位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開1。5英寸。
具有宣肺熱、清肺止咳的作用。
灸法是旋轉灸。術中患者俯臥,手握點燃的艾條對準施灸部位,距皮膚1.5 ~ 3cm,左右方向平行往復或反復旋轉施灸。
艾灸時間每天1次,每次艾灸時間15分鐘。
第三,艾灸是缺穴
定位取穴:此穴位於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1。手腕上有5英寸的橫紋。拇短伸肌腱和拇長展肌腱之間,拇長展肌腱溝凹陷。
功效:止咳平喘,疏通經絡,利尿通淋。
艾灸方法采用溫和灸。采取坐姿。操作時,手持艾條,點燃的壹端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1.5 ~ 3cm,使患者感到溫暖。
艾灸時間每天1次,每次艾灸10~20分鐘。
四、艾灸合谷穴
定位與取穴此穴位於1與第二掌骨之間,為第二掌骨橈側中點。
功效祛風散寒,清熱止痛。
艾灸的方法應該是溫和灸。操作時,手持點燃的艾條,對準施灸部位,距離皮膚1.5 ~ 3cm,使患者感到溫暖。
艾灸時間:每天1次,每次10~20分鐘,直到皮膚變紅。
註意事項:
1、多喝水:養成多喝水的習慣,每天至少喝8~10大杯水(2500~3000ml),感冒時多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
2、多休息:感冒患者不適合過多工作休息。
3、吃維生素C:感冒時積極攝入維生素可以增強機體的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