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白蕁麻的原產地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哥倫比亞和秘魯的熱帶雨林中,直到本世紀中葉才被發現,也就是說人類栽培白蕁麻的歷史只有半個世紀。但是,白蕁麻草是最受歡迎的室內植物之壹,因為它的植物小巧可愛,葉脈清晰。[1]
性喜高溫高濕半陰環境,忌寒旱,適宜生長溫度為20 ~ 25℃。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保水性強的疏松肥沃的土壤為宜。
蕁麻草不要放在直射燈下,註意通風。因為它喜歡高溫,所以不應該低於15℃(壹般有暖氣的家庭都可以種植)。因為葉子是紙,所以要註意葉子的幹凈,不要碰盆土和肥料。小葉網狀藻
白色蕁麻草
喜光的有機液體肥料。盆地土壤應該排水良好。在生長期,需要修剪和去核,使植物覆蓋整個花盆。如果將樹枝引導出盆外,就可以形成吊盆。
白蕁麻草和冷水草都屬於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但前者屬於爵床科,後者屬於蕁麻科。兩者都喜歡高空氣濕度,生長在半多雲的環境中,是理想的室內觀葉植物。不同的是,白蕁麻喜歡在20-30℃的高溫下生長,冬季低於15℃就會死亡,耐寒性差;而且葉子薄,根細,不耐幹旱,怕積水。冷噴喜歡涼爽的環境,耐寒。冬天晚上只要溫度保持在5℃以上就能很好的生長。而且葉和莖肉質,比較耐旱,對土壤要求壹般,管理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