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中醫的人都知道,這就是中醫所謂的雙向調節。其實很多藥物都是雙向調節的。比如,人參不僅能降低飲食引起的高血糖,還能增加胰島素引起的低血糖。枳實不僅能降低腸道平滑肌的張力,還能刺激胃腸蠕動。三七不僅能活血,還能止血。
還有壹些藥物劑量不同,效果相反。比如桑葉,用量小可以發汗,用量大可以止汗;枳實量少時可降氣,量多時可增氣。白術小劑量使用可止瀉,大劑量使用可通便等。
那為什麽中藥會有這樣的雙向調節作用呢?
首先,與西藥不同,中藥的成分往往非常復雜。我們可以把中醫的每壹種藥理解為復方。也就是說,中藥的每壹種藥物中可能都有很多成分,有不同甚至相反的作用,但可能產生不同作用的成分的“閾值”是不壹樣的。也就是說,某壹種成分有壹定的效果會隨著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壹定量後效果會達到最大。當然,如果身體處於不同的狀態,功能可能會更復雜。
中醫的雙向調節需要我們深刻理解,這很好的體現了中醫的統壹性。對中藥作用的概括,往往是通過對這些表面現象的深刻總結,這在中藥補藥中最為突出。這種滋補作用不是簡單的“增加”,而是恢復平衡,回到“中”的位置。該增加的時候就應該減少。
這是我對中醫雙向調節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