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討論中國四大園林的偉大成就?

討論中國四大園林的偉大成就?

中國四大名園:頤和園、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

頤和園是清代皇家園林和宮殿,原名清漪園。是三山五園中的最後壹園。始建於1750,建成於1764,面積290公頃(4400畝),水面約占四分之三。乾隆繼位前,北京西郊已建有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澱到香山的四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之間沒有有機的聯系。中間的“翁山波”成了空區。乾隆決定在翁山用巨大的銀子建造清漪園,以此為中心連接兩側的四園,形成從清華校園到香山20公裏的皇家園林區。頤和園之戀——寄語沁園春(作者:閆妍)

百年滄桑,風雨無阻,成就壹座園林豐碑。望昆明碧頭,映閣樓;西山四面環水,深藏不露。橋舞白絲,廊唱彩緞,亭臺飛應。鴨兒歡,夕陽醉,楊柳搖。

誰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大成匯聚南北。想到所有的人才,為所有的人工作;別說是罷了,慈禧甘龍。人與自然相融,形與神在壹起,韻與美豐富瑰麗。看看現在,建設和諧國家,誰來彰顯榮耀?清漪園於1860年被燒毀,1866年重建,改名頤和園,1900年被八國聯軍嚴重破壞,1902年再次重建。2005-2006年,修復了佛香閣景區和長廊。

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水面占全園的四分之三。濃縮了民族園林藝術的精髓,最具匠心和特色的設計是她長達728米的長廊,長廊和長廊中的畫作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此外,她還起到了將園內各景點有機聯系起來的作用,烘托了園林的整體之美。二、承德避暑山莊簡介

避暑山莊原名熱河宮,俗稱承德宮。建於1703年至1792年(即清康熙四十二年至乾隆五十七年),占地564萬平方米,宮墻長10公裏。這是壹座大型皇家園林,有宮殿和花園,分為宮殿區和花園景區兩部分。宮殿區包括四組建築,即主宮、東宮、松鶴齋和萬和宋風。風格古樸典雅,是清朝皇帝處理事務、舉行慶典、日常生活的地方。園林風景區分為湖區、平原區和山區。湖光山色都是“南美北雄”。山莊內有120多組塔、堂、寺、廟等古建築群,因山而分布在全國各地。其中康熙皇帝命名的“三十六景”和乾隆皇帝用三個字命名的“三十六景”,史稱“康幹七十二景”。

避暑山莊曾在清朝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第二政治中心”之稱。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躋身全國“四十四景”、“十大風景名勝”。承德市因此被稱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宮殿區位於避暑山莊南端,是清帝處理宮廷事務、舉行慶典、居住的地方。主要有四組建築:鞏崢、宋鶴齋、東方和萬和宋風。

避暑山莊宮殿區的建築是北方常見的多院建築。為了不失山野作為“山莊”的雅致,建築都很小,“以松為齋”,“以素心賞春林”。所有的建築都是自然的,安靜的,優雅的,沒有彩畫,青磚灰瓦,簡單的木柱,低矮的底座,堆著石頭的臺階,院子裏散落著松樹和槐樹。同時,宮殿建築布局規整,層次嚴謹,中軸線明顯,莊嚴肅穆,不失宮殿風格。

避暑山莊宮殿區的建築風格獨特,與奢華的宮殿建築大相徑庭。宮殿區整體氣氛莊重肅穆。它沒有紫金城宮的華麗感。建築基礎類似於住宅建築。裝修古樸典雅,不施粉黛,木質顯本色。此外,松樹成排,枝椏掩映,顯得格外清爽、古樸、典雅、幽靜。這座別墅古雅的風格表明

除了政治目的,康熙還追求野趣的精神享受。需要註意的是,封建帝王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禁宮有籠”,急需享受大自然的野趣。追求“夏天想弄壹棟別墅,睡在石床上看墻上的雲”的意境和山野中仙女般的生活情趣。康熙在《無夏涼》詩中吟誦:“谷神若不守,猶崇政,暫養心歸山水村”,這是康熙內心情感的表達。

三。拙政園景區介紹

拙政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總體布局特點是東疏西密,綠水環繞,水面面積約占整個園區面積的1/3。水是整個公園的紐帶和靈魂。東部空曠,平坦的丘陵草原,竹塢曲水,芙蓉樹,天泉亭等亭臺樓閣點綴其中。蘭香堂是東面的主廳,大廳中間的紗門南側掛著漆雕的《拙政園全景圖》,將整個園林景色融為壹墻。中部以園香堂為主,明秀山水,亭臺樓閣,花木繁茂,是整個公園的精華。從東面進入中央花園,壹泓清潭映入眼簾,古木參天,垂柳依依,湖光山色美不勝收。遠處隱約可見壹個洞。池子南邊有很多大廳。溪橋相連的赤背巖島,是百年楓楊。山、水、巖石、池塘、森林、亭臺樓閣、教堂,渾然天成。西邊蜿蜒的水廊,陽臺的倒影,寧靜,36個鴛鴦亭,18個曼陀羅亭,體現了江南建築的精致。西面以池水為中心,回廊起伏,水波倒映。

近年來,拙政園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內涵,推出自己的特色花卉,每年春夏舉辦杜鵑花節、荷花節;繁花似錦,芳香四溢,使幽雅的古典園林充滿了生機。拙政園西面的盆景園和中間的雅石齋分別展示蘇式盆景和中國奇石,雅俗共賞,陶冶情操。不去拙政園怎麽能去人間天堂蘇州呢?4.蘇州園林住宿簡介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現在來到了古典園林,在園中停留。留園是壹座私家園林,建於明朝萬歷年間,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原為萬歷年間太仆寺邵青徐太師所建的東花園。徐太師在工部任博士,參與了萬壽宮即十三陵定陵的修建。範仲淹的後代範雲林是他的女婿。作為壹個誠實坦率的人,他因為得罪了有權有勢的人而被彈劾,回到了家鄉。長期在朝鮮為官,身心俱疲。所以回到蘇州後,他不問公事,天天在自家花園裏賞花賞草,唱風吟月,在自然的空間裏復活了自己已經內斂的心靈。到了明清時期,東圈逐漸被廢棄。清乾隆年間,公園為吳縣人劉榮峰所有。他非常喜歡這個花園,在他成功後,他對它進行了翻新和擴建。同時取“竹色寒,波光粼粼,清澈見底”之意,將花園命名為涵碧莊。但因主人姓劉,故俗稱“劉園”。鹹豐年間,蘇州長門外兵荒馬亂,花園周圍大街小巷的房屋幾乎被毀,但花園幸存了下來。同治年間,常州人盛康用民間偏方治好了慈禧太後的皮炎,並被朝廷授予釣魚島等臺灣省海峽的三個小島種植草藥。從那以後,盛家發了財,於是他買下了這座花園,並對它進行了重建。康生攻打“柳園”,將園名改為柳園。後來,經過康生之子盛宣懷的精心經營,留園聲名鵲起,成為吳中著名的私家園林。

從抗日戰爭到1949年蘇州解放,留園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園內建築壹片廢墟。1953年,蘇州市人民政府對留園進行了修繕,使壹代名園重現風采。留園作為中國古典園林,1961年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壹起被列入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此,這四大古典園林也被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7年,蘇州古典園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整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留園是首批四個典型之壹。留園能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典型,有其自然原因。讓我們從這個大廳開始,去花園細細品味。

首先請大家回頭看看這個剛進來的黑色噴漆門。很不顯眼。妳想知道為什麽花園的主人有錢建這麽漂亮的花園,卻不把大門裝飾得豪華氣派嗎?妳買得起馬卻買不起馬鞍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就像我剛才說的,我們蘇州的園林,很多都是辭職退休的官僚建造的私家園林。他們是本著“長期在籠子裏,回歸自然”的精神。他們不喜歡人來人往的世俗娛樂,喜歡閉門謝客,獨自在自家花園裏玩石賞月,經營花草,以回歸自然、呵護山川為理念,追求隱居生活。基於這種生活理念,蘇州的私家園林沒有高大顯眼的門樓,正門都是為了貼近普通民居而淡化簡單。

請看看嵌在大廳中間紗門上的玉花園全景。1986年,為紀念蘇州建城2500周年,由揚州工匠用2500片玉片拼成。全景畫上方有壹個扁平的額頭,上面寫著“吳園”四個大字,指出留園在蘇州園林中的地位。這是當代著名版本目錄學家、原上海圖書館館長顧炎龍先生題寫的。全景紗門背面有壹本清代樸學大師俞樾先生選編的《留園記》。在入口大廳和橋廳之間的東長廊上,現在可以看到院子裏壹塊長方形的花崗巖,上面刻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遺產”標誌。1997留園,1998被批準為世界文化遺產蘇州古典園林典型後成立。

蘇州人稱這兩個小露天空間為長廊天井中間的蟹眼天井。因其體積小,人們稱之為“蟹眼天井”。這兩個蟹眼天井主要是為了這裏的采光而設計的。為了避免景觀美化的單調,在它的下面放置了壹株棕色的竹子盆栽,豐富了這裏的景觀內容。

《長留天地》南院就來到了這裏。請看這個長方形的庭院。由於庭院面積有限,無法大面積造景,園丁就充分利用南面這堵高高的白墻,為遊客設計了壹幅立體的“國畫”。這裏布置湖巖,種植金桂、玉蘭。除了有“從此幸福”的寓意外,是以白墻為紙,以花草石頭為畫的立體國畫。

《長留天地》東側大空窗旁

請看看這個窗戶。這是壹個簡單的矩形漏窗,沒有任何圖案設計。這種特殊的漏窗也叫空窗。如果這裏沒有空窗,那麽這裏的采光就會不足,看起來很昏暗。所以這種空窗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采光。和前面說的蟹眼天井是壹樣的。風景園林,哪怕是壹扇門、壹扇窗,在建築設計中也必須考慮其造景功能。所以為了避免空窗期的單調,用盆栽來襯托,讓他在采光的同時形成生動的立體畫面,可謂壹舉兩得。

請看磚門檻上刻的“留在天地之間”幾個字。這是元代周(字伯文)的篆刻書法,意味著這座精致典雅的古典園林可以永遠保存下來。我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不辜負祖先的期望,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

當我們來到這裏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走過了壹條長長的走廊。雖然走廊有幾十米長,但園丁巧妙地將走廊與房屋連接起來,在相對封閉黑暗的地方設計了壹個“蟹眼天井”,用於采光。通過多變的建築技巧,走廊在空間中產生了明暗對比,其他遊客在千變萬化的空間中欣賞著各種獨特的園林小品,不知不覺地走著。此外,從園林美學的角度來看,這條長廊與優美的中心視覺相比,有壹種“欲揚先抑”的美學效果。因此,這條長廊不僅被園林專家評為“留園三大名廊”之首,在蘇州古典園林的長廊建築中也有很好的典範。

劉帆華創處

路過“長留天地”的門洞,只見正面粉墻上有六扇窗的圖案,所以漏窗也就是俗稱的“花窗”。既方便通風采光,同時又能讓窗外的景色隱約穿過。所以花窗在園林建造中作為透視圖,或者叫漏景。在這裏,六個花窗部分遮住了中心景色,使人隱約可見,從而激發遊客的興趣,促使人們進入花園欣賞窗外的風景。同時,從花窗中顯露出來的景觀也隨著遊客腳步的移動而不斷變化,這就是古典園林欣賞中所謂的“變景”。

當然,在通風、采光、透鏡的同時,花窗本身的格子圖案在園林造景中也起到了很好的豐富墻面審美內容的作用。此外,在不同的光影照射下,花窗的格子會呈現出各種五彩繽紛的影子,給古樸的花園增添了幾分活潑的生機。

我們現在邀請大家來看看南邊的這面白墻。墻根有阿明風格的青石花壇。上面有山茶花,旁邊種著柳樹。盛開時,用紅色點綴,生機勃勃。花壇上方的白墻嵌著壹塊“古木橫切面”磚。花壇上有柏木和女貞兩棵古樹,枝椏交錯,遒勁曲折,給人壹種高貴而堅毅的感覺。“古木遇科學”就是古柏和女貞遇科學。綠茵軒

這是綠蔭亭,很適合在留園欣賞春色。這是壹個小巧雅致的濱水門廊。曾經西邊有壹棵三百多年的青楓,東邊有壹棵用來遮陽的山毛櫸。故亭名“綠蔭”,“綠蔭”二字平於亭中額。是著名書畫大師吳昌碩先生的弟子,當代畫家王個簃的著作。宣南墻上嵌有“華埠朱曉”的石額。“花”,即“花”;“步”通向“口”。有壹條山塘河通往吳中第壹景虎丘。自明清以來,虎丘壹直以生產茉莉花和玳瑁等珍貴花木而聞名。過去留園附近有個裝卸花木的河港,所以這壹帶以花聞名。主人稱自己的花園為“華埠朱曉”無疑是壹種謙虛。也反映了中國傳統文人的隱逸哲學和求中庸之道。這裏的“花小樓”二字,是清代學者錢大昕寫的。石筍和天竺置於下方靠墻而建的湖石花壇中,巧妙地構成了壹幅立體中國畫的構圖,而“花步小樓”二字恰好是其點睛之筆。[

旁邊是壹片雲梯

在綠茵閣的北面,妳可以看到在妳的左前方有壹棟兩層的高樓。這就是明思樓,因朱有“目觀魚鳥,目觀水色”之意而得名。這裏有清澈的池水,樓旁有碧綠的楓樹,環境優雅幹凈。明色樓底層因有古畫船前艙的外在形象而得名“壹航”,故取唐代杜甫《南鄰》詩中“秋水只加四五尺,野航只接二三人”之意。這裏的“杭州”與“航海”相連。明澤樓南面有壹座湖假山,二樓石階隱於其中。這裏的宜豐湖石頭上刻著“雲梯”二字,意為“和尚踩雲梯上樓”。“雲梯”以雲為梯。古人認為雲是摸石頭而生的,所以稱石頭為雲根。如果遊客爬上雲與根之間的樓梯,壹定會有神仙的感覺。

涵碧山屋北露臺

繞過明瑟樓,我們來到留園中央寬敞的露臺。這裏靠近水池,每當盛夏池裏荷花盛開的時候,這裏就是賞荷的絕佳地點。所以也叫蓮花臺。蓮花臺南面是緊挨著民色樓而建的涵碧山屋。這是中央花園的主要大廳,它是以宋代理學家朱的名字命名的,他說:“千林盡染紅。”。大廳幾乎沒有什麽裝飾,南北兩側沒有墻壁,簡潔大方,平整幹凈。殿內“涵碧山室”平額篆書,是老園丁請來的高僧潘所書。

大廳南院有壹湖牡丹花壇,旁邊有玉蘭、石榴、繡球等花木。春秋兩季,熙熙攘攘,美不勝收。

站在蓮花臺上,我們還可以欣賞留園中央部分的獨特景觀。湖中央的假山上,怪石與黃石錯落有致,怪石古樹參天,秀中有陽剛之氣。特別是幾棵能遮擋陽光的古銀杏、香樟樹,與假山融為壹體,登上去,會讓人有進入深山峽谷的感覺。在蘇州古典園林中,也是“城市森林”的典範。由於山體靠近水池,充分體現了古樹、假山與水面的視覺差異。這就是古典園林造景中“以低對高”的造景手法。此外,從景觀布局上看,這裏雖然水在中間,景觀在其側,但從審美上看,山的氣勢遠在水的生命力之上。水在這裏只是襯托山的氣勢的“配角”。恰恰相反。同為蘇州園林傑作的拙政園中間的山和水的審美位置,和拙政園中間的假山是壹樣的。雖然它是按照“壹池三島”的規定建在水池中央,但它吸引眼球的目的仍然是多變的水面。在那裏,山是壹個道具,造成了水面破碎、覆蓋、分離的美學效果。山成了水的陪襯,水的美往往超過了山的溫柔。

攀登畫廊

涵碧山屋西側,壹條長廊在中間的假山上蜿蜒曲折。我們壹般把這種沿著山體起伏的走廊稱為攀登走廊。這個攀爬走廊不僅分為上坡走廊和下坡走廊,而且有壹個沿著墻壁的真實走廊和遠離墻壁的空走廊之間的對應關系。整個走廊在不同的光線和地形下,總是處在壹個變化的過程中,忽高忽低,忽明忽暗,讓人覺得很有意思。同時,這種攀爬走廊在實用功能上有以下作用:壹是夏天可以遮陽,下雨天可以擋雨;第二,景點之間的聯系是壹條自然的遊覽路線;三:委婉含蓄地引導遊客到華中假山之上的“聞桂花香園”。在爬山廊中間的西墻上,有壹幅明代吳江松陵著名音樂家董漢策所刻的“二手書法帖”。“二王”是指近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其中,王羲之善寫草書、隸書、楷書、行書,風格獨特,被譽為“書聖”。這裏的“二王法貼”中,主要有“豐橘鐵”、“快雪晴鐵”、“送梨鐵”等著名的法貼。“二王”的書法只收藏在園內的“二王法貼”中,歷代名家所寫的題詞、題跋均有所遺漏。“二王法貼”雕刻於明朝嘉靖年間和萬歷年間,兩個朝代歷時25年。據說以前留園的主人劉榮峰,酷愛石頭,喜歡把古人優美的詩句封在青石上,鑲嵌在墻壁裏。從此,這種長約壹米,寬約四十厘米,刻有文章、詩詞或名家書法的書石,成為留園的壹大文化特色。極大地豐富了留園作為古典園林的文化內涵。至今留園還保存了370多塊書法石,是留園壹絕。

文慕香軒順著攀爬走廊,我們來到了中央花園最高的建築文慕香軒。從建築形式上看,這其實是壹個沿走廊而建的半亭。因四周種植桂花而得名。玄關前有對聯:“奇石滿千古美,桂花動山色秋。”這是壹幅場景圖。這裏桂花樹蔭下,各種湖石玲瓏古樸,但每到秋分清涼,桂花香蕩漾滿山。這裏的“動”字用得很奇妙,把“香”這個虛擬的景觀,活靈活現的表現出來。不僅如此,《聞桂花香》還充滿了禪意。似乎在向別人暗示,佛教就像桂花的香味壹樣。雖然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它無處不在。只要用心打坐,每個人都能得到開悟。

在中間的假山上

聽說桂花閣往東走,就穿過山澗上的小石橋,沿著石板路蜿蜒前行。可以看到幾棵壹兩百年樹齡的古銀杏樹挺拔地矗立在奇峰怪石之間。銀杏,又名銀杏,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之壹。因為從種植到結果需要很長時間,所以又叫“公孫樹”。銀杏樹是雌雄異株的落葉樹。它的堅果,即銀杏,可以食用或入藥。木頭很密,可以用來雕刻。

在古老的銀杏之間,妳可以看到壹個金字塔形屋頂的亭子,有16個角的飛檐,這就是亭子。它的意思是遊客可以停留休息的亭子。亭子裏有壹個小石桌,是用安徽靈璧縣出產的靈璧石做的。靈璧石壹直被認為是石頭中的上品。

從柯亭向南望,可與南面的敏瑟樓、涵碧山樓壹水之隔。每當徐來壹池碧水被微風吹皺,對面的敏瑟樓和涵碧山室就像壹艘緩緩航行的原創小船,隨波逐流。在這裏,園丁用寫意的手法在美學上給靜止的建築增加了運動感。堪稱蘇州最好的園林綠化之壹。

同時,亭子與涵碧山屋在水池的南北相對而立,無論是從建築的規模、地理位置,還是建築形式的輕盈與紮實,都是極好的對比。亭子周圍有梅花,適合看雪景。因此,亭子又被稱為留園中央賞冬景的好去處。

在柯亭北面的假山後面,有壹條50多米長的花街。它由鵝卵石、碎瓷片、石屑、瓦片等材料組成海棠的圖案,給人以錦緞地板般的美感。在這條花街的北面,有壹條沿著彎彎曲曲的墻而建的長廊,是中間假山上攀爬長廊的延續。既有連接景點、遮雨防曬的功能,又巧妙地屏蔽了粉墻作為留園中北部的分界,淡化了北部和中部的分隔感。

小蓬萊

穿過憑欄彎橋,我們來到了中央水池中的小島“小蓬萊”。傳說渤海有三座仙山:蓬萊、方丈、瀛洲。秦始皇曾經派徐福去求長生不老藥,同時在自己的宮廷裏抄了三座仙山。之後,在池中建築三座“仙山”,即所謂“壹池三島”,成為古典園林中常見的造園手法。留園中間的水池略呈方形,比較規整。橋島在劃分水面的同時,使水面有了寬敞和幽靜兩種不同的水面效果。此外,在中間修建假山時,特意在池的西面營造了壹條狹窄的山澗,讓人感覺池中的水取之不盡,使水活了起來。

郝樸庭

穿過小蓬萊東側的小橋,我們來到了壹個方形的小亭子,這就是濠浦亭。濠浦是壹條古老河流的名字。據說莊子曾在蒲水上釣魚,與惠子在濠梁上觀魚。在這裏,古人的觀漁激起了超越塵世煩惱的自由感,表現出隱居江湖、回歸自然的超然趣味。這也是蘇州古典園林的壹個主題,表現在造園的各個方面。

出了濠浦閣,向東進入洞口,我們現在來到曲溪樓。這是壹棟漂亮的兩層小樓。它的底樓其實是壹個很寬的走廊,西墻有很大的空窗和洞穴。透過它們,妳可以看到中央花園的美麗景色,這是“以移換變”的造景手法的典型應用。同時,窗框和門口也被視為“造景框”,所以在畫廊中看到的每壹個窗戶場景也是壹幅立體而生動的畫。

如果要動態地看待西墻的空窗、洞窟,那麽嵌在東面壁的20多塊方形書法石,就需要停下來觀看,才能品味其魅力。在這裏,您可以欣賞到歐陽詢、楚、顏真卿等唐代著名書法家的作品,以及明代吳門才子文徵明的書法作品。

此外,從園林建築的審美角度來看,西墻的大洞、洞門、東墻的小方石,形成了大與小、明與暗、虛與實的對比,同時也在人們的心理上將美好的現實世界與遙遠的歷史雲霧有機地聯系起來。

從曲溪樓向北走上兩三級臺階,進入西樓底層。這裏和西墻、曲溪樓壹樣,有兩個很大的空窗,自然顯露中心景觀,而東邊沒有墻,取而代之的是壹排落地長窗,與外面的吳鳳先山亭風格很協調。

從西樓向北,左手邊繞過壹縷花隔斷扇,就是春風池亭。這是壹座向西開放的水榭,與小蓬萊、濠浦亭形成壹個小水院。周圍的陽臺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靜謐而優雅。

看曲溪樓、西樓、清風池亭等形態各異的建築,以其巧妙的構思,將留園中央部分的景觀景色與東邊的深院有機地連接起來,讓遊客在審美心理上不知不覺地完成自然的過渡。這也是留在花園裏建造的;分割空間藝術特征的絕佳範例。五峰側亭內

現在妳來到留園東邊的主樓五鳳仙堂。這座高大寬敞的大殿,裝飾精美,古色古香,被譽為“江南第壹堂”。以前大殿裏的梁柱都是楠木,所以也叫楠木殿。因南院有壹座湖心石假山,頗有廬山五老峰的寫意神韻,根據唐代李白“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秀金芙蓉”的詩句,將此殿命名為吳鳳先山亭。大殿平額上的“吳鳳先山亭”二字,是康生大師請著名碑刻家武大題的。

這是花園主人過去舉行重要宴會、婚禮、葬禮和生日慶典的地方。封建時代男女授受不明確,所以在大殿的中後部,壹排紗門、屏風、飛罩把大殿分隔成南北兩部分。南面,寬敞明亮,座位嚴格按照規定擺放,是主人宴請男嘉賓的地方。北方比較局促,而且是專門為女性設計的。銀杏木屏風中間,鐫刻著光緒年間馬希範撰寫的《蘭亭序》全文。二十四紗隔板下方的組板上刻有花籃、葫蘆、竹笛等“暗八仙”圖案。張辛稼的絲綢花鳥畫掛在屏風隔斷的上部。

此外,在大殿北側的壹角,還有壹個直徑為1.4m的圓形大理石座屏,這在國內也不多見。石頭表面的紋理和顏色構成了壹幅天然的水墨畫。特別神奇的是,石面左上方有壹個天然的“朦朧的月亮”,給人壹種“雨後看山”的意境。雲頂峰,大理石和太湖石精品,觀雲樓的魚化石通常被稱為“花園中的三寶”。

除了大理石座屏,大廳東西兩面墻上還掛著四幅莊嚴典雅的大理石畫。兩個大理石,壹個圓形,壹個方形,嵌在深棕色的大理石屏風裏。其天然石紋猶如自然山水畫,上圓以下的排列,表現了古代“圓處”的含義。

寧靜的景色

吳鳳先山亭東窗隔出壹個小天井,有壹個磚砌的洞門,門額上有“靜觀”四個字,是清代初學朱熹尊題寫的。這意味著這道門裏的風景很好看。在這裏,除了焦葉、竹子、牡丹等建築和植物,太湖石充滿了妳的視野,所以又叫石林院。之所以要在吳鳳先山亭和石林院之間留壹個小院,主要是為了在有限的空間裏營造更多的層次感,讓人在竹影搖曳中感受“院有多深”的美。

然而,林小園的北面是壹座朝南的峰軒。因軒前庭院中太湖多裂縫,故以宋代哲學家朱的詩“廬山前,峰絕”命名。從這裏也能體會到老園丁對奇峰怪石的喜愛。在蘇州古典園林中,無論是陽剛的黃石,還是柔襯的湖石,其古樸硬朗的品質在中國傳統文人眼中早已被賦予了人文精神。因此,在文人山水園林的建設中,作為壹種特殊的文化載體,石頭作為文人抒情的絕佳對象,成為造園不可或缺的第壹材料。

馮諼環境優雅,是詩畫、彈琴、下棋的好地方。馮諼的北墻上有三個窗戶。窗外有壹面粉墻。為了彌補粉墻的視覺空白,減少墻與窗之間空間狹小帶來的壓抑感,園丁在粉墻前用水洗、提煉的方法裝飾了幾株竹子和湖石,從而將三扇窗戶變成了立體的寫意畫。

奇峰怪石錯落在麒麟院內,壹條蜿蜒曲折的長廊將院落分成大小不壹、形狀各異的六個院落。這樣的布局既營造了壹個院外有院、景內有景的景深層次,又收到了壹種以小見大的審美效果,可謂壹舉兩得。在曲徑通幽的小院中,或飾以石峰,以蔥郁的焦葉,或植以竹子,以精致的石筍,總之形成了壹幅構圖精美、構思生動的立體山水畫卷。石林院子中央矗立著壹座湖石晚青峰,是老園丁的新歡。其上半部形似展翅俯沖的雄鷹,峰下有湖石,形似獵犬頭,正對上方雄鷹,構成壹幅生動的“鷹頭犬”圖。

透過晚翠峰南面的空窗,可以看到窗外立著壹塊湖石。壹眼望去,像極了晚翠峰鏡中的背影,趣味十足。在蘇州古典園林的造景中,有時常常利用鏡子、空窗、門道等營造壹些虛實對應,讓遊客身臨其境,產生真實的美感。

  • 上一篇:臟腑有表裏之分。
  • 下一篇:自制美白補水面膜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