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痛的致病因素有肝氣郁結、瘀血阻滯、肝膽濕熱、肝陰虛等。其病變主要在肝膽。其病因病機,除氣滯血瘀,直接傷及肝膽外,還與脾胃、腎有關。在病證方面,有虛有實,但實證多見。氣滯、血瘀、濕熱為主要實證因素,氣滯為三者之首。虛證多屬於陰虧血虧肝。此外,久而久之,熱致陰虛、肝腎陰虛也可出現虛實。
脅痛臨床辨證應重在氣血。壹般脹痛多為氣滯,疼痛不定;刺痛多屬血瘀,但疼痛有固定部位;隱痛多為陰虛,其痛為持續性;濕熱引起的脅痛多為劇烈,並伴有口苦、苔黃。治療以疏通為主,實證研究多采用理氣化瘀、清熱利濕的方法。虛證的治療以養陰柔肝為主,可適當加入理氣之品,調理肝氣,提高療效。
辨證論治
肝氣郁結型
見證
脅肋疼痛,行跳不定,情誌每增減,胸悶氣短,噯氣頻繁,苔薄脈細。
處理方法
疏肝理氣。
藥方上的草藥
主方柴胡疏肝散(張介賓《鏡月全書》)加減。
處方:柴胡12g,枳殼、香附、川芎10g,白芍15g,佛手12g,青皮6g,郁金12g,甘草6g。用水煎服。
肝郁火旺者,加牡丹皮10g,梔子12g。
血瘀
固定型
見證
肋骨刺傷前,疼痛是局部的,或者在肋骨下看到壹個腫塊。舌紫暗,脈沈澀。
處理方法
祛瘀通絡。
藥方上的草藥
處方:當歸12g,丹參20g,乳香、沒藥各9g,延胡索12g,郁金、柴胡10g,三棱9g,甘草6g。用水煎服。
肝膽濕熱型
見證
脅肋灼熱或絞痛,胸悶,厭食,口幹,口苦。惡心,或發熱,或黃疸舌紅膩苔黃,脈弦滑。
處理方法
清利濕熱。
藥方上的草藥
處方:龍膽草、黃芩、柴胡各12g,梔子、木通各10g,車前子12g,茵陳20g,川楝子10g,木香6g(下),甘草6g。用水煎服。
如結石堵塞膽道,可加金錢草30g,郁金12g。
肝陰虛型
見證
鈍性脅痛,過勞加重,口幹咽燥,心熱頭暈。舌紅少苔,脈細。
處理方法
滋陰柔肝。
藥方上的草藥
《加味壹貫煎》(魏柳州醫話)
處方:生地、枸杞子、沙參、麥冬、白芍、女貞子、旱蓮草各65438±05g,當歸、川楝子、佛手各65438±00g,甘草6g。用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