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簡介

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西醫急性化膿性鼻竇炎3.1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的病因學3.1局部病因學3.1.2全身病因學3.2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的病理改變3.3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的臨床表現3.3.1全身癥狀3.3.2局部癥狀3.3.2.1鼻塞3.4 3.3.2.2伴膿性鼻3.5.1抗生素3.5.2減充血劑3.5.3上頜竇穿刺沖洗3.5.4理療4中醫急性鼻竇炎4.1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的病因病機4.1肺經風熱4.1。2郁熱於膽4.2辨證治療急性化膿性鼻竇炎4.2.1風熱於肺4.2.1癥狀4.2.1.2證候分析4.2.1.3針灸治療4.2.2郁熱於膽4.2.2 38+0癥狀4.2.2.2證候分析4.2.2.3針灸治療4.3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其他療法4.3.1耳針療法4.3參考資料附件:1治療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的中成藥2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相關藥物1拼音jí xìng huà nóng xìng bí dòu yán ò u yá n

2英文參考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湘雅醫學詞典】

3西醫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是壹種鼻竇粘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嚴重時可累及骨骼。上頜竇腔大,竇底低,竇口高,容易積膿,而且住在鼻竇下面,容易被別處的炎癥感染。所以上頜竇炎發病率最高,其次是篩竇炎、額竇炎、蝶竇炎。

3.1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的病因3.1.1局部病因1。感染和鼻部疾病:常繼發於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炎。鼻中隔高位偏曲、中鼻甲肥大、鼻息肉、鼻腔腫瘤、異物或填塞物均可阻礙鼻竇引流而致病。遊泳時潛水或潛水方法不當,會導致汙水通過鼻腔進入鼻竇而得病。

2.外傷:鼻竇前組,尤其是上頜竇和額竇較淺,因外傷易骨折,細菌可從皮膚或鼻粘膜侵入鼻竇。也可因彈片、灰塵等異物進入而引起感染。

3.牙源性感染:上頜第二雙尖牙和第壹、第二磨牙的牙根位於上頜竇底壁。牙根感染時可刺破竇壁,或拔牙時底壁受損,引起上頜竇炎,稱為牙源性上頜竇炎。

4.氣壓變化:在飛行、潛水、攀登時,氣壓突然變化,鼻腔內出現負壓,可造成損傷,稱為氣壓傷性鼻竇炎。

3.1.2全身原因包括過度疲勞、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過敏體質、內分泌失調、患有各種慢性病如貧血、肺結核、糖尿病、慢性腎炎等。,而身體抵抗力減弱也是鼻竇炎的誘因,鼻竇炎也可繼發於流感等急性傳染病。

致病菌:常見的致病菌有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等化膿性球菌。其次是流感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牙病引起的人大多是厭氧菌感染,膿液經常發臭。

3.2急性化膿性鼻竇炎早期病理改變為急性卡他期,表現為壹過性黏膜貧血,隨後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黏膜發紅,上皮腫脹,纖毛運動緩慢,黏膜下層有多形核白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然後分泌物呈漿液性或黏液性,再轉為化膿性。竇腔黏膜水腫、血管擴張加重,炎性細胞浸潤更明顯,分泌物變粘膿,時間越長,充血越重,毛細血管。少數病例可引起鼻竇炎、骨髓炎等並發癥,壹般多見於兒童。

3.3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的臨床表現3.3.1急性鼻炎病程中常出現全身癥狀加重,出現發熱、全身不適、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尤其是急性牙源性上頜竇炎。兒童發高燒,並可能出現抽搐、嘔吐和腹瀉。

3.3.2局部癥狀3.3.2.1鼻塞由於鼻粘膜充血腫脹和分泌物積聚,患側可出現持續性鼻塞和暫時性嗅覺障礙。

在3.3.2.2,患側的鼻子裏有許多粘稠或膿性分泌物。剛開始可能會有壹點點鼻涕帶血,牙源性上頜竇的鼻涕有臭味。

3.3.2.3的局部疼痛和頭痛急性鼻竇炎除了有炎癥性的鼻痛外,常伴有劇烈的頭痛,這是由於鼻竇粘膜腫脹,分泌物排空後壓迫分泌物瀦留或負壓牽引,三叉神經末梢所致。前組鼻竇靠近顱面,其頭痛多在前額及患側,後組鼻竇在顱骨深處,其頭痛多在頭頂、顳區或枕後區(圖51)。

圖51鼻竇炎引起的頭痛

3.4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的診斷1。鼻塞[1]。

2.多黃色膿性分泌物[1]。

3.頭痛伴臉頰、額頭或頭深部疼痛[1]。

4.嚴重患者可能出現發熱、寒戰和全身不適[1]。

5.體檢發現鼻粘膜充血,鼻腔膿性分泌物較多,中鼻道及嗅裂有膿性鼻涕[1]。

6.臉頰、內眥或眶上角可能有壓痛[1]。

7.必要時可采用鼻竇x線片或鼻竇CT作為輔助診斷手段[1]。

3.5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的治療3.5.1對球菌可選用抗菌藥物[1]。首選青黴素,青黴素類藥物對主要致病菌有抗菌作用。可選擇青黴素,或口服阿莫西林[2]。青黴素過敏者可口服紅黴素、阿奇黴素、地紅黴素和克拉黴素[2]。其他可選藥物包括口服第壹代或第二代頭孢菌素和氟喹諾酮類藥物,如頭孢氨芐、頭孢呋辛酯和左氧氟沙星;青黴素過敏者禁用頭孢菌素,18以下未成年人禁用氟喹諾酮類[2]。所有藥物的療程為10天,以徹底殺滅致病菌,避免鏈球菌可能引起的過敏並發癥[2]。

也可使用其他抗菌藥物[1]。

3.5.2解充血藥1%麻黃堿滴鼻液,每鼻孔2 ~ 4滴壹次,每日3 ~ 4次,7天內應用[1]。麻黃堿滴鼻液連續使用不宜超過7天,否則可能出現“反跳”現象,出現更嚴重的鼻塞[1]。

3.5.3局部炎癥控制後上頜竇穿刺沖洗可行[1]。

3.5.4物理治療可結合理療[1]。

4中醫急性鼻竇炎急性化膿性鼻竇炎可參照中醫的“鼻竇炎”進行治療。

鼻深是由於邪氣侵入鼻竇,濕熱蘊結於鼻竇,產生痰濁,以大量濁涕為特征的鼻部疾病,又稱腦浸潤或腦漏[3]。主要包括現代醫學中的急慢性鼻竇炎和部分鼻炎[3]。嗅覺異常或嗅覺過敏,多為神經或精神因素所致。原發病治愈後,嗅覺即可恢復[3]。

針灸對急慢性鼻竇炎有壹定療效[3]。

4.1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的病因病機肺開於鼻,鼻竇炎的發生與肺的致病因素有關;或者是膽經郁熱,導致上身不通[3]。

4.1.1肺經風熱致外感風寒,郁化為熱,灼傷鼻竇,導致痰濁;或風熱犯表及肺[3]。

4.1.2膽經郁結《黃帝內經蘇文七絕論篇》中說:“膽經移熱於腦,則辛辣。鼻深者,不獨濁也。”指出熱郁於膽經也是本病的病因之壹[3]。

4.2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的辨證論治4.2.1肺經風熱癥狀4.2.1.1多見於外感因素引起的慢性鼻竇炎發病初期或急性發作期,表現為鼻塞、白黏或淡黃鼻涕、頭痛、咳嗽、咯痰、苔薄白、脈浮。檢查顯示鼻粘膜充血,鼻甲增大[3]。

4.2.1.2證候分析:風熱犯肺,犯鼻。該病處於早期,熱勢不是很高,所以鼻涕呈白色粘稠或微黃[3]。風熱灼傷鼻竇,堵塞鼻道,損傷黏膜,故黏膜充血,鼻甲肥大[3]。肺不能清脾,肺不能宣發,所以出現咳嗽、咳痰、脈浮等表證[3]。

4.2.1.3針灸治療[3]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通竅。太陰手肺經、陽明手大腸經為主要穴位。

處方:赤澤、合谷、項英、唐寅、風池穴

與證配穴:眉痛骨痛者加竹。如果經常咳嗽,加突然咳嗽和風門。

針灸方法:瀉針法。赤澤能刺絡放血。

方壹:取手太陰經穴赤澤,手陽明經穴合谷,以宣肺清熱。項英位於鼻子旁邊,唐寅位於鼻子根部,以便於鼻腔進出。配氣池可以疏風解表。

4.2.2熱郁於膽經4.2.2.1癥狀多見於急性鼻竇或慢性鼻竇急性發作,鼻塞頭痛,鼻涕黃稠似膿,量多,惡臭,發熱口渴,大便幹燥,舌紅,苔黃膩,脈數。檢查可見嗅覺缺失,鼻粘膜明顯充血腫脹,鼻腔內可見較多膿性分泌物[3]。

4.2.2.2的證候分析,膽腑郁熱,循經而下,發炎,積於鼻竇,煙腐粘膜,故鼻涕黃濁,量臭不聞香。熱灼傷了鼻子,所以鼻子會腫脹變紅[3]。膽火攻主不利於清竅,故引起鼻塞頭痛,並有體熱、口渴、大便幹燥、舌紅、苔黃膩、脈數等熱癥[3]。

4.2.2.3針灸療法[3]

治法:瀉熱利膽通鼻竅。足少陽膽經主要穴位。

處方:風池、夏溪、上應香、上杏、唐寅。

因證配穴:對於頭暈頭痛者,頭部要用水垂、百會覆蓋。頭暈濕者,加三陰交、陰陵泉。對於慢性鼻竇炎患者,可用艾條灸唐寅、惠惠、上興、百會、項英等穴位。

針灸方法:瀉針法。可用三棱針刺上項英、上星、唐寅出血。

方壹:風池為膽經穴,夏溪為足少陽的行穴。這兩個穴位清膽利鼻。取督脈上星及附近的上、,通經絡,利鼻竅。

4.3急性化膿性鼻竇炎的其他療法4.3.1耳針療法內鼻、腎上腺、額、肺、屏。每次選擇2 ~ 3個穴位,稱重* * *,保持針20 ~ 30 min,或按壓針3 ~ 5天[3]。

4.3.2舒菲、唐寅、項英、合作穴位註射療法。每次選擇2個穴位註射魚腥草註射液0.5ml或維生素B12復方註射液0.3 ~ 0.5 ml,1次,隔日1次[3]。

4.3.3三棱針療法升星、迎香、巨頜、瞳頜、小商。用三棱針穿刺擠幾滴出血,1次,隔天壹次。用於演示[3]。

4.3.4頭針療法取額中線或額旁線,沿皮膚刺65438±0寸,隔日65438±0次[3]。

4.4醫療記錄

  • 上一篇:壹種治療咳嗽的小偏方
  • 下一篇:驚呆了,怎麽回事?有治愈的方法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