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黴毒素玉米赤黴烯酮/F2毒素(ZEN/ZON,玉米赤黴烯酮)
赭曲黴毒素)T2毒素(單端孢菌毒素)
嘔吐毒素/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DON)
伏馬菌素,包括伏馬菌素B1、B2和B3。
黃曲黴毒素
特點:1。主要由黃曲黴和寄生曲黴產生。
2.它由大約20種結構相似的化學物質組成,其中以B1、B2、G1、G2和M1最為重要。
國家規定飼料中這種毒素的含量不得超過20ppb。
4.敏感度:豬>;牛>鴨>鵝>雞
黃曲黴毒素對豬的影響:
1.食物攝入量減少或拒絕進食。
2.增長緩慢,飼料回報變差。
3.免疫功能下降。
4.導致腸道和腎臟出血。
5.肝膽腫大、損傷和癌變。
6.影響生殖系統,胚胎壞死,胎兒畸形和盆腔積血。
7.母豬泌乳量下降。牛奶中含有黃曲黴素,對哺乳仔豬有影響。
黃曲黴毒素對家禽的影響:
1.黃曲黴毒素影響各種家禽。
2.導致腸道出血和皮膚出血。
3.肝膽腫大、損傷和癌變。
4.大量攝入會導致死亡。
5.生長不良,產蛋性能差,蛋殼質量變差,蛋重降低。
6.抗病能力、抗應激能力、抗挫傷能力降低。
7.影響雞蛋品質,現已發現蛋黃中出現黃曲黴毒素的代謝產物。
8.低水平(低於20ppb)仍然會有不利影響。
黃曲黴毒素對其他動物的影響;
1.降低生長速度和飼料報酬。
2.奶牛產奶量下降,黃曲黴毒素可將黃曲黴毒素M1的形式分泌到乳汁中。
3.它能引起小牛直腸痙攣和脫肛。
4.高含量的黃曲黴毒素還會導致成年牛的肝損傷,抑制免疫功能,並導致疾病爆發。
5.致畸和致癌。
6.影響飼料適口性,降低動物免疫力。
玉米赤黴烯酮
特點:1。主要由粉紅鐮孢菌產生。
2.主要來源是玉米,熱處理無法破壞這種毒素。
3.敏感度:豬>;& gt牛和家畜>家禽
危險:
玉米赤黴烯酮是壹種具有雌激素活性的毒素,主要危害種畜禽,其中幼母豬最為敏感。
◆ 1 ~ 5 ppm:母豬生殖器紅腫,假發多愁善感。
◆& gt;3ppm:母豬和後備母豬不發情。
◆10ppm:保育育肥豬增重減緩,仔豬脫肛,腿八字。
◆25ppm:母豬偶發性不孕。
◆ 25 ~ 50 ppm:產仔數少,新生仔豬少;新生小母豬的生殖器紅腫。
◆下午50 ~ 100:假孕,乳腺腫大,乳汁滲出,臨產前體征。
◆100ppm:持續性不孕,與其他母豬,卵巢萎縮變小。
T-2毒素
特點:1。主要由三尖鐮孢菌產生。
2.主要來源是玉米、小麥、大麥和燕麥。
3.對豬、奶牛、家禽和人有害。
4.敏感度:豬>;牛和家畜>家禽
危害:1。它是壹種劇毒的免疫抑制物質,會損害淋巴系統。
2.危害生殖系統,可引起種豬不孕、流產或仔豬衰弱。
3.進食量減少,嘔吐,血性腹瀉,甚至死亡。
4.目前被認為是對家禽毒性最大的毒素,可引起口腔和腸道出血和潰瘍,免疫力下降,產蛋量減少,體重下降。
5.允許極限:
★反芻動物和蛋禽:5ppm
★肉禽肉豬:2ppm
★人、豬、馬:1ppm
赭曲黴毒素
特點:1。主要由曲黴菌產生。
2.主要來源是玉米。
危害:1。它能抑制動物的免疫系統。
2.對哺乳動物肝臟和腎臟的損害,特別是對豬和人。
3.導致母豬流產和較輕的分娩體重。
4.劇毒致癌。
5.允許極限:
牲畜和家禽:50ppb
人:20ppb
嘔吐毒素
特點:1。最常見的鐮孢菌毒素不能被高溫處理破壞。
2.主要來源是玉米、小麥、大麥和燕麥。
3.敏感豬>;& gt牛和家畜>家禽
危害:對豬影響較大,主要癥狀是豬厭食,嚴重者為拒食或嘔吐。
★ 1 ~ 2 ppm:食量減少,體重增長減緩。
★5ppm:食量減少30 ~ 50%。
★10ppm:拒食導致飼料消耗和增重急劇下降。
★12ppm:完全拒絕吃飯。
★20ppm:引起嘔吐。
此外,還會引起皮下和肌肉出血,降低繁殖率,抑制各種動物的免疫力。
允許極限:
★反芻動物和蛋禽:5ppm
★肉禽肉豬:2ppm
★人、豬、馬:1ppm
串珠鐮刀菌毒素
特征:1.1988是南非學者發現的。
2.主要由串珠鐮孢菌產生。
3.主要來源是玉米和高粱。
危害:1。對大多數動物:降低免疫功能,損害肝腎,減少增重,增加死亡率。
2.對豬的危害:不孕、肺水腫、呼吸困難、死亡。
3.對家禽的危害:食欲下降,免疫力下降。
4.對馬的危害:貧血,腦壞死。
5.允許極限:
★反芻動物:50ppm
★豬:10ppm
★馬:2pm
★人:1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