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情況會導致胰腺癌患者下肢水腫?
1,單側下肢水腫
如果下肢壹側局部水腫多為下肢靜脈、淋巴管阻塞,導致體液進入間隙所致,如血栓性靜脈炎、淋巴管炎、絲蟲病、盆腔或下肢腫瘤壓迫靜脈等,水腫常發生在下肢壹側,壹般不會波及全身。
2.雙下肢水腫
雙下肢水腫,尤其是壹些老年胰腺癌患者,由於患者年齡較大,常出現雙下肢水腫。在這種情況下,雙側下肢水腫很可能是因為其他器官的癥狀,有些與胰腺癌有關,有些與胰腺癌沒有直接關系。需要對患者身體進行全面檢查,正確判斷後再進行對癥治療。也不能把所有的不適都推給胰腺癌,這樣容易耽誤病情。
3.營養不良引起的水腫
營養不良性水腫營養不良時,血漿白蛋白減少,出現水腫,首先出現在下肢,逐漸向上蔓延,遍及全身。水腫前有營養不良、吸收不良或慢性消耗性疾病。除了晚期胰腺癌和惡病質患者伴有消耗性疾病外,其他腎臟疾病、心臟病、肝硬化也可引起下肢水腫。
胰腺癌晚期水腫怎麽辦?
晚期胰腺癌不同部位引起的水腫在臨床上的處理是不壹樣的。對癥治療是疾病水腫的主要原則,對於胰腺癌水腫也是如此。針對胰腺癌的部位進行對癥治療,其次是正確用藥,主要是排尿類藥物如呋塞米。使用前應檢查患者的水電解質,防止水電解質失衡。其次,需要補充蛋白質。胰腺癌會造成大量的營養消耗,身體衰竭。如果水腫比較嚴重,可以用壹些蛋白質來增加水分的吸收。
另外要做好護理,多註意休息,不要過度勞累,會加重水腫程度。其次,睡覺時要註意擡高水腫的肢體,避免下垂導致水腫加重。還有就是飲食,水腫要控鹽,鹽不僅僅是食用鹽或者鹹的東西吃,實際上是指所有含鈉量高的醬料、腌制品或者飲料。妳應該多吃水果和蔬菜,因為鈉和胰島素會在體內保留水分,而鉀在體內的作用是排出水分。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護理措施,還是要積極做好晚期胰腺癌的治療。只有從根源上控制癌癥的發展,才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緩解壹系列不良反應,控制病情的發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命。中醫藥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療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醫既能從整體上對患者進行治療,抑制和殺滅癌細胞,又能有效調節患者的機體,增強患者的體質,提高患者機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從而調動患者的自主抗癌能力,抵抗癌癥的發展,並調動患者的自主抗癌能力抵抗癌癥的發展,最終實現與癌癥的長期生存。
中醫藥治療晚期胰腺癌
中醫三聯平衡療法是治療晚期癌癥的常用方法,深受癌癥患者及家屬的信賴,臨床上可以看到大量中醫三聯平衡療法下康復的病例,其中不乏康復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癌癥患者。對於晚期癌癥患者,完全治愈的可能性很小,但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控制癌癥的發展,實現與腫瘤的長期生存。中醫治療癌癥的三重平衡療法主要是中藥的應用,從患者整體出發,抓住發病的關鍵點,增強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瘤體並沒有明顯縮小,但患者的生存質量和持續時間卻是西醫無法企及的。
下面分享壹下:用真實的文字記錄了壹個患者服用中藥後病情好轉的案例。
基本信息:袁子堂,男,84歲,河南信陽人,胰腺癌。
2007年8月65438日+4月診斷出胰腺癌。當時,壹名74歲的男子接受了胰腺癌切除術。術中發現腫瘤已侵犯十二指腸內壁,並有淋巴結轉移,醫生建議老年人術後配合化療鞏固治療效果。怕身體承受不了的袁先生決定放棄化療,嘗試中醫。後來的戰友董振春送給老人壹本鄭州西府中醫腫瘤醫院的《關愛生命》。老人認可了袁希福院長治療癌癥的理念,決定去醫院看看。
2007年6月5438日至10月9日,老人來到鄭州西府中醫腫瘤醫院。來醫院時,精神和飲食都還可以,但出現了上腹隱痛、消瘦、乏力、臉色蒼白等癥狀。袁希福院長根據患者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自己獨創的“三重平衡療法”,為老人開出了藥方。
2008年3月3日,袁先生吃了三個療程的中藥後,精神、面色、食欲、體力明顯好轉。老人到2008年6月65438+2月65438+6月第二次就診時精神、面色、飲食、睡眠、排便均正常,無癥狀,信陽市中心醫院b超、胸片、實驗室指標均在正常範圍內。自2007年6月9日至2007年6月9日,袁元子堂壹直在鄭州西府中醫腫瘤醫院服藥10年。現在這位84歲的老人依然健康,像正常老人壹樣享受著幸福的晚年,但他仍然堅持服藥。
只有積極治療晚期胰腺癌,才能有效減輕患者的痛苦,改善其不良癥狀,從而控制癌癥的發展,減輕患者的痛苦,實現長期“帶瘤生存”。
標簽:晚期胰腺癌止痛藥|晚期胰腺癌腹水|晚期胰腺癌癥狀|晚期胰腺癌護理|晚期胰腺癌放療|晚期胰腺癌昏迷|晚期胰腺癌腹瀉|晚期胰腺癌水腫|晚期妊娠水腫|晚期食道癌水腫|晚期肺癌雙足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