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如何提高牛奶質量?

如何提高牛奶質量?

1)國外提倡早哺乳,勤哺乳。產後4-6小時即可開始母乳餵養。如果母嬰條件允許,母乳餵養的時間可以提前。這是因為哺乳時間越早,越能刺激乳母的泌乳和排乳。臍帶切斷後,母子皮膚直接接觸,壹天24小時,早哺乳,多吸吮,按需哺乳,是促進乳汁分泌的有效措施。不要因為頭幾天奶水不夠就放棄母乳餵養。因為產婦在產後2 ~ 7天處於哺乳期,有壹個從少奶到多奶的過程。這期間只要經常給寶寶餵奶,母乳肯定會增加的。(2)豐富營養的母乳是由母體營養轉化而來的,所以壹個母乳餵養的媽媽應該是食物和營養都很充足的,因為她肩負著雙重任務,壹是供給自己的需要,二是哺乳的需要。食物中應該有更多的蛋白質,因為食物中只有40%的蛋白質轉化為母乳中的蛋白質。食物中要有足夠的熱量和水分,更多的鈣、鐵、維生素B1和維生素C。哺乳期的媽媽不能偏食、挑食,否則會影響母乳的質量。如果肉、蛋、蔬菜吃得少,乳汁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寶寶就容易發生巨細胞性貧血。壹般奶媽每天要吃壹斤粗糧,半斤牛奶,兩個雞蛋,壹斤蔬菜,半斤水果,壹兩油,適量的肉類和豆制品。(3)保持情緒穩定。泌乳和排乳受中樞神經系統和內分泌調節。不良刺激會幹擾這種調節,所以乳母努力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家庭成員,尤其是丈夫,要給哺乳期的母親創造壹個寬松的環境,促進乳房泌乳和排乳。(4)避免疲勞。孕婦在分娩過程中精神和體力消耗都很大,需要很長的時間來修復。但實際上,很多哺乳期的媽媽得不到足夠的休息,因為她們為孩子想得很多,有的需要沒日沒夜的照顧孩子,影響了哺乳的質量。所以,丈夫和家人要為哺乳期的母親分擔照顧孩子的責任,讓哺乳期的母親有更多的時間休息。但是休息並不意味著臥床,哺乳期的媽媽也要做適度的活動,這樣有助於身體的恢復和泌乳。(5)謹慎用藥很多藥物都可以通過乳汁進入寶寶體內,所以哺乳期的媽媽在用藥時要謹慎,最好按照醫囑用藥。應避免以下藥物:地西泮、麥角胺、美沙酮、異煙肼、可待因、氯黴素、紅黴素、四環素、磺胺類、氯丙嗪、阿托品、阿司匹林、苯巴比妥等。(6)不要餵水,也不要讓寶寶吸奶嘴。母乳中的營養成分和水分可以滿足寶寶從出生到4-6個月生長發育的全部需要,不需要添加糖水、蔬菜水等代乳品。在寶寶生命的最初幾天,雖然初乳分泌量少,但不需要添加任何食物和飲料。吸吮橡膠奶嘴時,會出現“乳頭錯覺”,導致寶寶拒絕吃奶,心煩意亂,導致哺乳失敗。
  • 上一篇: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可以通過服藥緩解嗎?
  • 下一篇:氣血不足的食療方法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