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形態特征。匍匐莖匍匐,枝上稀疏有葉。垂直幹15 ~ 30 cm高,分枝;營養枝多分枝,葉密,葉呈針狀,頂端有長芒尾;第二、三年營養枝長出孢子枝,遠高於營養枝,葉片稀疏;孢子囊穗狀花序,具柄,通常2 ~ 6個生於孢子枝上部;孢子葉卵三角形,尖尖尾尖,邊緣有不規則鋸齒,孢子囊腎形,黃褐色,同形孢子。孢子在七月和八月成熟。全草連根入藥,夏季采收,洗凈曬幹。
生長環境:東北、華北、華南、西南、內蒙古、河南等地。大多在疏林下的陰涼處。
性味苦、辛、溫。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血。
選擇第壹種配方:伸筋草30克,杜仲30克,紫草30克,牛尾30克,牛膝15克,豬腳1。
用法:* *鍋內取之,水煎渣洗患處。
主治:筋脈不舒。第二方:新鮮石松、新鮮酢漿草和新鮮徐長卿。
用法:* *搗爛,加少許白灑,炒患處。
主治:跌打損傷、腫痛。第三方:伸筋草30g,牛膝10g。
用法:煎服,每日1劑,連服2 ~ 3天。
適應癥:腓腸肌痙攣(足抽搐)。第四方:伸筋草30克,杜仲30克。日本當藥60克。,海風藤65,438+05克,假雞內金65,438+05克。
用法:水煎服。
適應癥:風濕痛。第五方:石松(石松的孢子)和滑石粉等量。
用法:* *混合研磨均勻,擦幹患處,每日2 ~ 3次。
適應癥:兒童夏季汗疹。第六方:石松60克,吳茱萸6克。
用法:用水沖洗患處。
適應癥:膿皰瘡潰瘍。第七方:適量的草。
用法:焙幹,研成細粉,香油調成糊狀,敷於患處。
適應癥:帶狀皰疹。第八方:石松10g,枇杷10g,紫金牛10g。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肺結核、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