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女性更怕冷?耐寒力低的人血液中鐵含量不足,常伴有血漿甲狀腺素水平降低。女性缺鐵的主要原因是月經導致鐵流失。
鐵是產生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血紅蛋白是紅細胞中的主要功能物質,負責體內氧的運輸和代謝。如果女性飲食中鐵含量低,營養沒有充分氧化,產熱不夠,就容易感到寒冷。甲狀腺素有產熱作用,可增加基礎代謝,加速皮膚血液循環。碘和犬尿氨酸是制造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碘需要通過食物持續提供,而犬尿氨酸壹般是在體內自行合成的。長期缺碘會影響甲狀腺素的合成,身體禦寒能力也會降低。
營養學家指出,女性每天應攝入18毫克的鐵,但大多數女性達不到這個標準。因為,怕冷的女性除了要保證壹定的食量和足夠的熱量外,還要有意識地多吃富含鐵的食物,如動物肝臟、羊肉、牛肉、魚、雞蛋、黑木耳、牛奶、豆類和綠葉蔬菜等。還應多吃含碘較多的食物,如海帶、海蜇、海魚、蝦皮等。
當寒冷的冬天來到我們身邊,外面北風吹來,自然會覺得涼颼颼的,但有些人不僅在外面凍得不行,即使在有暖氣的房間裏,他們的手腳也無法在被子下暖和壹整夜。這種對寒冷的過度恐懼可能不僅僅與天氣有關。
過度怕冷可能是疾病的癥狀。從西醫的角度來看,怕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缺鐵的人血紅素少,影響血液的攜氧能力,導致組織能量代謝障礙,人會因為產生的熱量不足而感到極度寒冷。低血壓的人末梢血液循環不足,人體組織得不到足夠的氧氣和能量,也會怕冷。此外,當體內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時,皮膚等部位血液循環變慢,產熱不足,這些人對寒冷的反應會比壹般人更強烈。更年期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較低,影響神經和血管的穩定,容易出現腰腹手足及全身發冷。
中醫從陽氣不足的角度解釋怕冷。人體是陰陽氣血平衡的整體,在陰陽平衡的情況下是健康的,但如果有壹方下降,人就會產生不良反應。怕冷其實是“陽虛導致內寒”的結果,表現為體內禦寒能力差。即使穿得比別人多,但手腳還是冰涼,或者腹部對溫度非常敏感,容易拉肚子、關節痛。女性也會出現痛經等癥狀。
這種問題和平常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有些女生愛美,即使凍得瑟瑟發抖,冬天也穿得很少,看起來很苗條。孩子愛吃冷飲,傷脾胃;而夏天被空調病“侵襲”的人,可能會傷了自己的陽氣,久而久之必然會給身體埋下隱患。俗話說:“年輕找病,老了找人”。
我建議妳:
體育鍛煉和食補,因為這是保存陽氣的好方法。
對於正常人來說,經常進行體育鍛煉是保存陽氣的最好方法,早晨散步、跑步、遊泳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洗臉或者用冷水擦身也可以鍛煉妳的耐寒能力。但是,我們對任何事情的理解都不能太片面。有的人為了運動洗冷水澡,陽光不夠,感冒就會先找上門來。其實不妨先用冷水洗臉來鍛煉自己的禦寒能力,而且不要壹下子用冷水洗臉,要循序漸進。今天泡熱水,明天稍微涼壹點,直到完全習慣冷水,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效果。
冬天比較適合吃溫性的肉類,比如牛羊肉、鹿肉、桂圓等,也有很好的效果。食補也要註意溫度。北方的天氣不適合使用人參等滋補藥材。西洋參比較溫和,不容易上火,但是第壹次吃肯定會對身體有影響。最好先吃壹兩片,然後根據自己身體的反應逐漸增加到合適的量。同時,食物要趁熱吃,不能貪吃涼的或吃冷飯、涼菜。
想通過服用補藥來彌補陽氣不足的患者,壹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每個患者的陽虛來源不同,需要補腎的原因不同,脾胃不好的要健脾,亂吃補藥,容易引起上火等癥狀。對身體不好,恰恰相反。此外,衣著得體也是保存陽氣的要素之壹。
●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手腳冰涼:
1.睡前用熱水局部浸泡手腳,不僅能促進末梢循環,還有助於睡眠。
2.洗澡或用熱水浸泡後,晾幹後立即穿上襪子保暖。
3.如果女性在冬天經常怕冷腳,可以用熱水+米酒+姜片泡腳(熱水和米酒的比例為1: 1)。冬天可以在看完電視後或者下班後使用,改善女性怕冷的狀況。
4.飲食方面,多吃有姜片的食物,如雞湯、魚湯等,其他含有蔥、蒜等香料的食物也有同樣的效果。
●有哪些維生素可以幫助末梢血液循環抵禦寒冷?
1.維生素E有助於擴張末梢血管,刺激末梢血液循環。但是,維生素E的作用是緩慢的。對於習慣性手腳冰涼的人,可能需要三個月以上,劑量可能需要265,438+00 ~ 250 IU/天。
2.維生素B族中不易被破壞的維生素煙酸和維生素B1、B2、B6也有助於煙酸的合成。它存在於肝臟、雞蛋、牛奶、奶酪、花生、綠豆、咖啡等多種食物中,升溫效果相對較快。比如喝了壹杯熱咖啡後,我們全身突然暖和起來,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