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補氣血的保健食譜。氣血對女人來說很重要。只有氣血充足,女性才能紅潤有光澤。反之氣血不足容易出現暗黃長斑。可見氣血對女生的重要性。下面給大家分享壹下補益氣血的養生食譜。
養生食譜補益氣血1首先,燉花生。
材料:花生25克,雞胗200克。
調料:鮮湯、香油、姜末、蔥花、黃酒、味精、鹽。
練習:
1.雞胗洗凈,先切菊花刀,再切成大塊,沸水焯壹下,撈出,洗凈瀝幹;
2.將除香油和味精外的所有材料和調料倒入鍋中,燉1.5小時,然後加入味精和香油。、
功效:補益氣血,養肺潤肺,適用於氣血虛弱者。
二、砂鍋雞鵝豆腐
材料:豆腐250克,熟鵝250克。
調料:色拉油、胡椒粉、清湯、味精、鹽、黃酒、姜片、蔥段。
練習:
1,豆腐切塊,沸水焯壹下,然後泡涼;
2.燒熱油鍋,爆香蔥段和鵝肉,然後倒入豆腐、黃酒和清湯,燒開,撇去浮沫,小火燉20分鐘;
3、挑出蔥姜,加鹽、味精,撒胡椒粉,拌勻。
功效:補氣血,強筋骨,營養不良,脾胃虛弱的人可以多吃。
第三,餛飩鴨
材料:豬肉餛飩20個,鴨子1只。
調料:香油、味精、姜片、蔥段、鹽、黃酒。
練習:
1.將鴨子洗凈,用開水焯壹下,撈出洗凈備用;水煮餛飩備用;
2.取壹個竹席,放在鍋底,將鴨子放在上面,倒水淹沒鴨子,加入黃酒、姜、蔥,大火燒開,撇去浮沫,然後蓋上鍋蓋;
補氣血養生食譜2 1,補氣血的零食
1,桂圓幹
龍眼幹,也稱為幹龍眼,是壹種深受消費者歡迎的營養滋補品,在中國各地有很大的消費市場。
龍眼果實含有50%-70%的水分和各種營養物質,如糖、蛋白質和維生素。具有補血益氣、提高免疫力、安神除煩、健脾養顏、抗衰老、抗輻射的功效。
2.葡萄幹
由於生理期每月失血,女性容易出現輕度貧血,面色蒼白,兩頰發紅,無精打采,怕冷,常年手腳冰涼。葡萄可以幫助妳恢復膚色。
中醫認為,葡萄具有“補血壯智利筋骨,健胃生津消煩渴,益氣利水利尿,滋腎益肝,改善面色”的功效。多吃葡萄可以緩解手腳冰涼、腰痛和貧血,提高免疫力。上班的女性不妨每天吃壹把葡萄幹,連續服用7天。
3.芒果幹
芒果幹具有益胃、止嘔、止頭暈的功效,對眩暈、美尼爾氏綜合癥、高血壓性頭暈、惡心嘔吐有療效。果肉或與芒果湯同食對孕婦的惡心也有很好的效果;芒果幹可以降低膽固醇。經常吃芒果有利於防治心血管疾病,對視力好,滋潤皮膚。對女士來說,這是壹種美麗的水果。
芒果幹具有祛病止咳的功效,對咳嗽、痰多、哮喘有輔助食療作用。芒果幹汁能增加胃腸蠕動,縮短糞便在結腸中的滯留時間,因此對防治結腸癌非常有益。
4.幹紅薯
紅薯又稱甘薯,含有豐富的糖分、纖維素和維生素,其中b-胡蘿蔔素、維生素E和維生素C尤為豐富。
豐富的胡蘿蔔素能促進上皮細胞的正常成熟,抑制真皮細胞的異常分化,消除具有致癌作用的氧自由基,阻止致癌物質與細胞核中的蛋白質結合,促進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此外,紅薯不僅能防止早衰,預防動脈硬化,還能有效預防腫瘤。
5.柿子
柿子是圓餅的形狀。柿子味甘,濕而無毒,軟硬適中,甜度適中。具有滋補、止血、解酒、潤心肺、止咳化痰、清熱止渴、健脾、斂腸潤喉的功效。柿子味甘,性涼,無毒。柿餅味甘,性溫,無毒。進入脾、肺和大腸。潤心肺,止咳化痰,清熱止渴,健脾澀腸。主治:咽喉腫痛,咳嗽痰多。
柿子表面附著壹層柿霜,是柿子的精華。同時,這種“白霜”使整個柿子變幹。柿子能治便血,解酒,降血壓。柿霜還能治咽喉痛、咽幹、口瘡。
6.荔枝幹
中醫認為,荔枝性燥性溫,有生津止渴、補氣養血、理氣止痛的作用。尤其是病後體虛、氣血不足、胃脘痛、胃陰不足、口渴咽幹等。,具有神奇的醫療保健功能。
7.杏幹
杏幹富含纖維素,對改善腸蠕動緩慢非常有效。杏幹含有豐富的鉀元素,能有效調節人體血壓。杏幹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以預防夜盲癥和視力下降。
8.無花果幹
無花果性幹涼,能清熱生津,健脾開胃,解毒消腫。可防治咽喉腫痛、幹咳聲嘶、乳少、腸熱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痢疾、癬疾等。
9.幹黑棗
黑棗和蜜棗是最受推崇的棗。它們每100克含鐵3.7~3.9毫克,可以認為是補血的最佳食物。幹棗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是促進鐵離子吸收的重要因素,讓身體吸收鐵事半功倍。但幹棗富含膳食纖維,不利於消化,不宜每天多吃,最好煲湯煮粥。
黑棗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多用於補血和作為調理藥物,對貧血、血小板減少、肝炎、疲勞、失眠等有壹定療效。但不要壹次吃太多,適可而止,不會有副作用。另外,黑棗和紅棗的搭配是護肝的佳品。所以專家建議,黑棗對身體有好處,適當吃對身體有好處。
10,桑葚幹
目前,桑葚幹含有水果及其制品中最多的天然鐵,鐵含量為每100g 42.5mg,無愧於水果中“補血果”的稱號。生活總的建議是吃幹桑葚粥。每天吃壹碗桑葚粥,既能補血,又能美容養顏,但孕婦慎用。
此外,桑葚幹能補益肝腎,滋陰養血,對烏發、息風、清肝、明目、解酒、改善睡眠、增強人體免疫力、延緩衰老、美容養顏、降血脂、防癌抗癌有特效。桑葚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果糖和易被人體吸收的維生素、鐵、鈣、鋅等礦物質元素、硒、胡蘿蔔素、纖維素等微量元素。
2.補益氣血的食療
1,黑米養血粥
眾所周知,黑米、桂圓、紅棗都是補益氣血的好東西,加上營養價值高的山藥,美容養顏的效果更是顯著。
做法:將黑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沸,轉小火煮至八成熟,加入桂圓、紅棗、山藥煮成稠粥,加入紅糖調味。
2.當歸紅棗排骨湯
都說女人是水做的,經常喝湯喝水可以保持皮膚彈性,容光煥發。
做法:將血洗幹凈的排骨放入砂鍋中,加入蔥、姜片、當歸、枸杞、紅棗。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至排骨酥爛。加入鹽和雞精調味。
3.核桃燕麥片
燕麥纖維素含量高,熱量低;核桃堪稱抗氧化之“王”。這種粥簡單,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美女們調理身體的好選擇。
做法:將洗凈的核桃、燕麥、紅棗、桂圓幹倒入電飯煲中,加入適量的水,煮至粘稠狀。
4、雙紅南瓜血湯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痛經的困擾。除了保持快樂良好的心情,合理的飲食也不可忽視。這種雙紅南瓜補血湯,不僅可以幫妳解決生理期的煩惱,經常食用還可以補充氣血,使臉色紅潤,皮膚有彈性。
做法:將洗凈切好的紅薯、紅棗、南瓜放入鍋中,加水小火煨至南瓜熟爛。
5、木瓜銀耳湯
木瓜具有健脾、消食、通乳、抗癌、抗疫、殺蟲等功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有“木瓜”的美譽。銀耳富含天然膠質,具有滋陰潤燥、清熱的功效。長期堅持飲用銀耳湯,可以潤澤肌膚,美容養顏;銀耳中的多糖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具有補益氣血的功效。
做法:將泡好的銀耳放入鍋中煮沸,加入紅棗小火燉半小時,再將冰糖和木瓜煮沸即可食用。
6、黃豆雪梨豬蹄湯
做法:豬蹄半只,雪梨1個,黃豆50克,姜片適量,鹽適量;在豬蹄中加入姜片,焯去異味,切碎;鍋中加入足量水,放入豬蹄、雪梨去皮切丁、黃豆、生姜燒開,開蓋保持沸騰15分鐘,然後轉文火1小時;湯煮開後,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鹽調味。
如何用養生食譜補氣血?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調理氣血虧虛分五步走。
第壹,調理脾胃
脾胃是氣血的生化之源。《靈樞·厥氣》中有“中焦收氣取汁,化為赤,謂之血”之說。認為血是通過脾胃的運化而生成的,脾有統血的功能,所以在血證的治療中要註意調理脾胃。
飲食調理可以多吃南瓜、山藥、蓮子、扁豆、大麥等食材,健脾益胃。
此外,“參芪舒茶”也可煎服:取黨參5克、黃芪5克、白術3克、山藥3克、升麻3克,取其煎液400克,花茶5克,飲至淡,有健脾益氣、升陽止瀉之功效。
第二,滋養肝血
肝藏血,調氣,助脾胃運化,所以養肝血是調氣血的基礎。
“肝郁則脾虛”,抑郁暴怒的情緒會損傷肝脾,導致氣血消耗。
此外,科學研究發現,人在睡覺時,流入肝臟的血液是站立時的7倍。肝臟血流量的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所以,不要上火,不要熬夜,不要過度勞累身體。道醫認為“久視傷血”。坐在電腦前,要特別註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血液的消耗。
第三,吃藥膳
補氣可以當“四君子湯”吃,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記局方》,有補氣健脾的功效。
取人參10g,白術9g,茯苓9g,炙甘草6g,燉羊肉。“四物湯”可以補血,最早出自唐代林道人之手,是道醫補血的經典方劑。取白芍9克、當歸9克、熟地黃9克、川芎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空腹服用。
此外,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何首烏、枸杞子、阿膠、丹參等中草藥,以及紅棗、龍眼肉、山楂、菠菜、胡蘿蔔、黑木耳、黑芝麻、豬肝、豬血、烏雞、紅糖等補血材料。用於制作美味的藥膳,具有良好的內分泌調節和補血作用。
第四,遠寒邪
中醫認為“血是溫的,血是冷的,所以會凝固”。寒邪會使血液淤滯,經絡不通,氣血生化受阻,容易導致關節疾病,腸胃不適或咳嗽。
冬天外出時,妳必須戴帽子、手套、圍巾等。在家要避免吃冷食,溫水泡腳,勤做按摩。老年人往往氣血不足,更要註意。
第五,多鍛煉
運動是滋養氣血必不可少的壹環,有助於脾胃將營養物質轉化為氣血,使人吃得好,睡得好。此外,還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
可以選擇壹項自己喜歡的運動,比如慢跑、遊泳、打球、瑜伽、太極拳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運動前要做好熱身,使關節得到活動,減輕心臟負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