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疾病的主要原因是飲食不當和餵養不當。治療的原則應該是調和脾胃,恢復運化功能。根據中醫的辨證論治原則,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進行治療:
脾虛證的主要癥狀是面色萎黃,不思飲食,甚至拒絕進食。如果強行進食,會感到惡心、嘔吐、腹脹。患者舌淡,舌苔白,不厚不薄。中成藥可以選擇去脈支竹丸、香砂支竹丸。湯劑可選經驗方:太子參12g、茯苓9g、白術9g、陳皮9g、枳實6g、神曲9g、麥芽9g、雞內金6g。用水煎服,每日兩次。
胃陰不足的主要癥狀是口幹、煩渴、飲食不足、大便幹燥,部分患兒皮膚幹燥。舌苔多為花脫皮或無舌苔。中成藥可以選擇大補陰丸。湯劑可選經驗方:玄參9克,麥冬9克,生地9克,沙參9克,石斛9克,玉竹9克,烏梅9克,山藥9克,甘草9克。用水煎服,每日兩次。
脾胃氣虛型的主要癥狀是面色蒼白、暗淡、消瘦。除了厭食,吃多了壹點,就會大便不通或者拉肚子。患者舌淡,舌苔薄白。中成藥可以是七匹丸、小兒健脾丸。湯劑可選經驗方:黨參9克,茯苓9克,白術9克,山藥9克,扁豆9克,砂仁3克,桔梗3克,陳皮6克。用水煎服,每日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