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唐孫思邈《錢進方耀魏飛門》將肺痿分為上焦熱、肺虛寒兩型,認為“肺痿雖分寒熱,但無實熱之例”,並提出虛熱肺痿用麥門冬湯、炙甘草湯、生姜甘草湯。
4.王堂陶《外治秘方:咳門》指出久咳不愈,痰熱熏肺,陰傷可進壹步發展為肺痿。
5.張清魯豫的《張儀彤魏飛》將其治療要點概括為七個方面:“緩癥、生津、潤肺燥、降逆、化痰、止濁、益氣……祛風熱”。目的是“疏通肺部的小管”,“清肺”。
6.沈清金奧《雜病之源,肺病之源》補充了肺痿的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