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上熱下寒”和“上實下虛”的癥狀是因為患者經常感冒,體質較弱。病人的身體沒有足夠的火力將“水液”蒸發到上半身。“水液”總是停在身體下部,患者會特別怕冷,腰部以下怕冷最明顯。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寒”。“水液”無法進行,上半身缺水就會上火,形成“上火”。所以“上熱下寒”看似矛盾,根本原因是下半身寒氣嚴重。所以,有“上熱下寒”癥狀的患者,壹定不能簡單的去火,否則只會加重身體的虛寒。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患者首先要補腎陽,加強體質火力,鼓勵“水液”傳承。
治療“上熱下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溫熱的手掌摩擦湧泉穴。因為心包經上的勞宮穴位於手掌,這條經絡和這個穴位都是熱的,用手掌摩擦湧泉穴有助於增加腎經的火力。然後將吳茱萸敷於湧泉穴,利用吳茱萸的熱性特點,鼓勵腎經之水。很多患者在腳底塗抹吳茱萸後,口腔潰瘍、咽痛等癥狀會逐漸緩解,甚至在早晨起床後感覺嘴裏有甜味,這是腎水受益的結果。
交泰丸,中醫名方,就是利用黃連能清熱燥熱,肉桂能攪灼水的功效,利用自身體內的“水”熄滅“火”,達到陰陽平衡。
文本:泰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