麅子:長約1.2米,重約30公斤。它有細長的脖子,大眼睛和大耳朵。沒有尖牙,後肢比前肢略長,尾巴短,雄性有角,雌性沒有角,雄性只有三叉。麅子是草黃色的,尾根下有白色的毛,尾巴只有2-3厘米。它喜歡成雙成對地活動,雄性麅子在冬天與兩三只雌性麅子和幼麅子在壹起。雄角在冬季脫落,新角最遲3月開始生長,6、7月開始生長,進入發情期。公麅子用角剝去樹皮,在額頭上留下臭腺的分泌物,作為自己領地的標誌。麅子通常是雙胞胎。
食草動物。生活在中國東北、西北、華北和內蒙古的山坡疏林中。是東北常見的野生動物之壹。麅子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或具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動物名錄。
燉麅子肉:
材料:2公斤麅子肉(腰肉牛排)
食材:香菜段1人民幣。
調料:蔥3錢姜3錢辣椒2錢八角2錢醬油5錢精鹽3分味精3分。
豬骨1斤豬油1兩白糖5分錢紹酒3錢
做法:(1)用六分見方把麅子肉剁成小塊,用豬骨燙壹下,撈出放冷水裏。
洗水,除水,控水。
(2)鍋中放油,將白糖煸炒至變紅,將肉煸炒,待肉變紅時加入清水,放入蔥、姜、花椒、八角、醬油、精鹽、紹興酒、豬骨,文火燉至肉爛,撇去浮沫,放入味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