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作為壹種食品,是糯米年糕、八寶粥、粽子和各種甜品等粘性小吃的主要原料,也是釀造酒醅(甜米酒)的主要原料。因其口味獨特,不僅能治病,還能養生保健。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感冒、胃痛、帶狀皰疹、輪胎濕滑等疾病。同時,由於糯米的粘性,《本草綱目》記載“粘糯米難溶,小兒、病人忌用”,故老人、體弱者慎用。
冬季常見外感感冒,如不及時治療容易誘發咳嗽、氣短等重癥。治療這種感冒最好的食療方法就是民間流傳多年的“神仙粥”。這種粥療效顯著,流傳已久。有壹首歌為證:“壹把糯米煮成湯,七根蔥,七片姜;煮的時候加半杯醋,感冒了還能保持身體健康。”
所謂風寒型感冒,表現為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鼻寒(流涕)、打噴嚏、舌苔薄白、脈緊或緩。冬夏空調房常用,西藥解熱鎮痛藥不口服。如果寒證為風熱、暑濕、體虛、濕滯,則不適合此粥。
具體做法:將糯米50克洗凈,加適量水煮成粥,加入蔥7根(約30克碎)、姜7片(約15克),煮5分鐘左右,再加入米醋(約50毫升),煮沸,趁熱服壹次,蓋好使其微汗。壹般服用2 ~ 3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