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種是冷敷。很直接的,把冰袋或者冷水敷在頭和臉上,讓病人感覺好壹點。當然,這種方法只是讓患者主觀上感覺好壹點,並不能真正退燒。但如果壹般發燒在38.5以下,這個方法還是有用的,因為壹般不會持續很久。
第二種方法是用酒精擦拭全身。尤其是腋下。壹般3小時左右還沒退燒,就要隔壹段時間擦壹次,直到退燒為止。那麽這是什麽原理呢??用酒精擦拭皮膚可以擴張患者皮膚的血管,增加皮膚的散熱能力。酒精揮發升華,還能吸收帶走大量熱量,使發燒癥狀得到緩解。但酒精濃度不能太高,否則可能會刺激皮膚,使表皮失去大量水分。
第三種是農村土法。當時醫療條件有限,家裏也沒錢。成年人會收集壹種隨處可見的植物的葉子。直接放鍋裏炸。天熱的時候給孩子擦全身,睡被子出出汗,燒就下去了。我們稱這種植物為黃金。是打孩子的必備武器。奶奶說他們小時候用這個,很有用。總的原則是加強散熱。為了散熱,也可以多喝熱水,多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