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摩療法
【穴位】心房、燕尾、、缺盆、太陽。
【操作】按摩心房、鳩尾,將鐘山中部推至鳩尾,點穴盆、太陽穴,有健脾和胃的作用。
(2)針灸療法
【穴位】內關、足三裏、三陰交、委中、監利、肝俞、脾俞。
【操作】強刺激雙側內關、足三裏、三陰交穴,或留針30分鐘。感冒患者多艾灸,熱證患者多針刺,可加衛中穴刺血,適用於嘔吐。嘔吐虛選用內關、監利、足三裏、肝俞、脾俞等穴位,有溫中止嘔的作用。
(3)針灸療法
【穴位】中脘、足三裏、公孫、內關、夾脾俞、舒威。
【操作】針刺,每穴留針3 ~ 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