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急慢性肝炎、腸炎、痢疾、慢性氣管炎、吐血、鼻衄、便血、崩漏、熱便秘、癰、疥瘡、脫發。
用法用量:口服:煎服,10-15g。外用:適量,搗實;或者磨壹磨,搓壹搓。註意事項: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禁用。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陜西、甘肅、青海、福建、臺灣省、廣西、貴州等地。
相關兼容性
1,肝炎治療:慢性肝炎:大黃6g,茵陳15g,車前草30g。用水煎服。(精選陜西、甘肅、寧夏中藥材)
急性黃疸型肝炎:羊蹄根30g,車前草30g,艾草30g。用水煎服。(沙漠地區的藥用植物)
2、治痢疾:大黃15g。用水煎服。
3、治癰腫瘡:鮮大黃、蒲公英各適量。打爛外敷。
4、治崩漏、胃潰瘍出血、血小板減少癥:大黃9g,水煎服;或用大黃、烏賊骨各壹半,末用* * *服,每次服3g。(2-4方選自陜西、甘肅、寧夏的精選中藥材)
5.治赤萎:大黃30克,雞尾酒尾15克,香附15克,益母草30克。用酒炒水衣。(重慶草藥)
6、治療幹濕癬:大黃根汁18g,米醋18g,枯礬4.5g .調勻,擦患處。(《閩東草藥》)
參考以上內容:百度百科-大黃,百度百科-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