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癰]
皮膚毛囊和皮脂腺群細菌感染引起的毒瘡、化膿性炎癥。病原體為葡萄球菌(1)。漢·桓寬《鹽鐵論·沈晗》:“癰若相密,色色相連,壹節動,百枝搖。”《急篇》卷四:“瘡癰癰痿痹。”顏師古註:“癰之言也,氣不遏,胃脹崩。嫉妒久了的人都不好意思。”宋·石頁《所以,我給了公公,右諫大夫》:“方以人猶熾,邪不除。若癰藏於其身,則絕不止。”《古今小說佩瑾義歸原配》:“文帝不慎生癰,膿血迸出,疼痛難忍。”清代陳瑞思《讀三朝》詩:“如癰生腹心,毒氣毀身。”(2).比喻災難;麻煩。《舊唐書·季芳孫思邈傳》:“山崩地陷,天下壞疽也。”魯迅《我們不再受騙》:“我們的紅玉是他們的寶,那麽他們的敵人當然是我們的朋友。”
單詞分解
癰(癰)的解釋不是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壹種集中性炎癥,易生於頸背部,常伴有寒戰、發熱等全身癥狀:癰。吸癰痔(指不擇手段巴結權貴,厚顏無恥地迎合權貴)。偏旁:氣;壞疽的解釋中醫指的是壹種毒瘡:壞疽。偏旁: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