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術語。泛指陰虛火旺的病理現象。陰虛有五臟陰虛,精血津液虧損的不同情況。陰虛導致陽氣相對亢奮,容易導致虛火上升,所以雖然有火上升的跡象,但實際上是陰虛所致。臨床表現為咽幹疼痛、顴骨紅升火、心煩失眠、脈數等。
陰虛火旺是中醫的辨證診斷,主要以中藥調節為主。建議滋陰清熱。同時也要調整心態,保持情緒穩定,心平氣和。陰虛火旺的人,在炎熱幹燥的夏季,癥狀容易加重,容易便秘。推薦以下食療偏方:1、腸耳海參湯:豬大腸300g,黑木耳20g,海參30g,調料適量。將豬大腸翻出內壁,用細鹽擦幹凈,切段;海參用水做,切成條狀;將木耳用溫水洗凈;將三種材料放入鍋中,加水和香料,小火燉30分鐘。大腸煮熟後,喝湯吃腸。吃飯的時候吃。滋陰清熱,潤腸通便。適用於治療陰虛腸燥型便秘。2.思仁通便飲:甜杏仁、松仁、火麻仁、柏子仁10g。將四粒搗碎,加入500克開水,加蓋片刻。喝茶。潤腸通便。是老年人津液不足、陰虛便秘的理想輔助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