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古代人民崇拜的藥神。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藥王原型也不同。《藥王》最早見於東晉佛經翻譯。藥王菩薩慈悲為懷,治病救人,所以中國人經常把同樣能治病救人的醫生比作藥王。
2.藥王在中國被民間奉為藥神,最晚出現在宋代。南宋以魏善軍、魏磁藏為藥王原型,元代以古魏疏勒人為藥王原型。這個時候藥王的形象就是壹個神醫,有壹只黑狗陪著。明清有很多藥王廟,廟裏的藥王不是指同壹個神。
3.其中,主要的藥王有在河北任丘廟祭祀的戰國名醫,在河北安國廟祭祀的皮長王。北京等地的王耀廟由元代的黃三廟演變而來,除祭祀黃三外,還祭祀歷代名醫。
4.清朝以後,中國的藥王多為唐代名醫孫思邈。根據我國關於孫思邈的民間傳說,藥王的塑像大多是孫思邈的雄姿。雖然古代藥王的原型各有不同,但在中國的民間,藥王已經成為人們祈求安康、祛病消災的精神寄托,同時也體現了對中國名醫的紀念和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