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葉有壹個特殊的功效,可能大家不太熟悉,那就是止汗。神農本草經說:桑葉“味苦、甘、寒,微毒,主寒、熱、發汗”。《本草綱目》說:“霜桑葉,除寒熱盜汗,宜末服。”《應得本草》:桑葉味甘,性寒。先從陽明經說起。清西方之燥,滌東方之實。去風熱,益關節,疏肝止汗。“可見單獨研磨桑葉是可以治出汗的。”《本草綱目》不僅有類似記載,而且有生動的醫案:桑葉“止盜汗終,兗州有僧。每次躺在枕頭上全身都是汗,衣服被子都濕透了,20年都治不好。建四教采桑葉帶露,焙成粉,喝空心米兩元,過幾天就好了。
歷代醫家也有很多經驗。金元四大名醫之壹的朱丹溪,常用桑葉治療盜汗。他在《丹溪心法》壹書中記載:“霜桑葉磨成粉,取米止盜汗。”明末清初名醫傅青主非常擅長用桑葉止汗,還創制了許多以桑葉為主藥的方劑,如止汗丸、止汗丸、止汗丸等。“著名中醫陸在治療盜汗自汗時,常單用桑葉,用9 ~ 15g煎劑或6 ~ 9g研末。秦伯未先生也喜歡用桑葉來治療頭部和面部出汗。可見桑葉在止汗方面是有淵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