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水龍骨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廬山石韋和石韋或長梗石韋的葉。我國野生廣泛,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北、河北等地。
壹年四季都可以收獲,可以去根曬幹。把它切碎備用。
性味與歸經:
苦、甜、微寒。歸肺經、膀胱經。
功效: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
臨床應用:
1.用於濕熱淋證。
石韋是清熱、利尿、通淋的常用藥。
治淋癥,常與車前子、滑石、瞿麥同用,如石韋粉。
石韋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故特別適用於治療血淋所致的澀痛。常與白茅根、蒲黃、薊同用,涼血通淋。
2.用於肺熱咳喘。
石韋能清肺熱,止咳平喘。石韋、檳榔分粉,服姜湯,如石韋粉。
3.用於血熱。
石韋性寒,入血能涼血止血,故亦可用於血熱。
劑量和用法:
5-10g。
煎服。
使用註意事項:
參考材料:
《經典》:“勞熱致病,利小便。”
《日華子本草》:“治淋溺。”
《本草綱目》:“治崩漏,金瘡,清肺氣。”
毒副作用:
現代研究:
石韋含有皂、蔥、黃酮類、鞣質等。
石韋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大腸桿菌等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