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景《金匱要略》記載“病寒濕於頭,故塞鼻,治鼻內之藥”晉代葛洪《肘後備急方》記載生地黃搗爛外敷治傷,並含斷續膏、丹參膏等膏藥。唐代孫思邈收集了1200余張外治法方,涉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學科。
宋代有壹種膏藥,可以用來局部治療。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也載有大量經皮給藥的外治法,其中小兒外治法232種,包括穴位療法。
後續發展
清代是傳統經皮給藥的鼎盛和成熟時期,出現了徐靈胎、程鵬程、吳師機等內病外治名醫。許陵胎曾說:“用膏糊之,以鼻堵其氣,使藥性從毛孔入經,疏通經絡,或提之出,或散之出,是最奇妙的方法,比吃藥更有力量。”初步闡述了皮膚吸收的機理。
程鵬程編著專著《廣聖急救集》,收集了清代嘉慶以前1000多年的外治和大法經驗,精選1500余篇,涵蓋雜病、急癥、怪病、婦科、兒科、骨科等。
吳師機的外治法理論是壹部以中醫理論為基礎,以外治法為主要內容的臨床著作。書中強調:“外治法就是內治法,外治之藥也是內治之藥。不同之處,法爾。”吳師機擅長外治法,尤其擅長用膏藥治療疾病。他認為“膏藥能治百病”,開拓了膏藥的治療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