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脾經——三陰交三陰交是足少陰脾經上的穴位。它就像壹個交匯點,腎、肝、脾都要經過這裏才能行走。位於內踝尖端約四指寬處,具有活血通絡的作用。
3腎經——太溪穴太溪穴是腎經上的壹個穴位,位於足內側、內踝背、足跟肌腱之間的凹陷處。有補水的作用。水多了,自然就糟蹋風了。
如果妳覺得太溪穴的位置不好找,可以用湧泉穴來代替,湧泉穴也屬於腎經上的穴位,位於腳底。需要註意的是,按壓湧泉穴時,壹定要在有發熱、酸脹的感覺後再按壓3~5分鐘,才會有效果。
4肝經——行健穴行健穴是肝經上的壹個穴位,位於足背,第壹、二趾之間,趾蹼後紅白肉處。具有平肝、祛風、止癢的功效。
四個“止癢點”,這個冬天,不妨壹次按摩3~5分鐘,壹天3~5次。
另外,冬天可以多吃補血的黑芝麻,有潤燥作用的梨、菱角、胡蘿蔔、蓮藕等。這些食物對冬季止癢有壹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