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麥轉綠期,病害蔓延,在莖基部葉鞘上形成中等灰棕色的病斑。拔節後,病斑擴大,成為雲紋花梗。病菌從葉鞘侵入莖稈,纏繞莖稈壹周後,就會出現枯萎白穗,容易引起倒伏。
可選用井崗黴素、苯丙唑、烯唑醇、戊唑醇、三唑酮等藥劑,噴水防治,在水分充足的麥苗基部施藥,早晨露水尚濕或傍晚施藥,復種田間隔7-10天再施藥1次,可兼治白粉病、銹病等。當小麥蜘蛛和小麥蚜蟲發生時,可加入聯苯菊酯、辛硫磷和阿維菌素同時處理。為了節省施藥成本,可將化控劑和防倒伏劑結合使用,也可添加葉面肥,促進小麥幼苗健康生長。
種植小麥應註意的事項
病原菌為禾谷絲核菌和紋枯菌。病原菌以土壤中的菌核或病殘體上附著的菌絲體和菌核越冬,成為下壹季開始時的傳染源。細菌產生的孢子隨著風雨傳播,然後傳染危害。其發生的嚴重程度與栽培管理、氣候條件、品種感病性等密切相關。
播種早,用種量大,群體密集,偏施氮肥,麥苗長病重;草害重的田病情嚴重;秋冬溫暖,早春多雨潮濕;初春氣溫低,春季更冷,凍害嚴重,疾病嚴重。不同的品種有不同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