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俗稱“皮疹”或“風團”,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局限性水腫反應,主要表現為紅色或淡綠色、邊緣清晰的瘙癢性皮損——風團。其特點是:發病急,消退快。發病時,患者的皮膚會像蚊蟲叮咬壹樣腫脹,伴有劇烈的瘙癢和燒灼感。幾分鐘或幾小時後,它會消失,不留任何痕跡。中醫稱之為“隱匿性皮疹”。
蕁麻疹好發於嘴唇、眼瞼、手掌、腳底,也可發生於咽喉、消化道黏膜,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目前國內外相關研究資料表明,蕁麻疹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皮膚病之壹。該病發病率為20%,1.5% ~ 20%人壹生中至少有過壹次蕁麻疹,大學生發病率約為20%,皮膚科約1%~2%患者有蕁麻疹。這種疾病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最常見於成年人,多見於女性,年輕人的發病率也很高。
蕁麻疹的病因比較復雜,大部分患者都找不到病因,尤其是慢性蕁麻疹。中醫認為與普通感冒有關,而西醫將主要病因分類為藥物、食物、吸入劑、感染、化學物質、寄生蟲和昆蟲叮咬、吸煙、血液制品、物理和環境因素、精神因素、內分泌變化、內科疾病和遺傳因素。
蕁麻疹的治療主要是去除病因和添加藥物。使用的藥物主要有抗組胺藥、抗過敏藥、皮質類固醇和免疫調節劑。